第二百一十五章 SINGULUS公司(第2/4页)

所以黄宣干脆给莫迪斯特打了个很有歧义的电话,道:“我最近要把东西运走,你就别管了,人都撤回来吧。”

然后他就一个人去了仓储中心。

莫迪斯特把嘴捂的严严的,他是公司高管,知道黄宣的背景,只要看看黄宣的爷爷、母亲、大伯,还有一大票的堂叔伯们,就明白,黄家和中国政府那是脱不开干系。

其实他早就有这样的猜测了,正常人没事买50万吨粮食干什么?还有那么多牲口。只有政府,出于数据或者现实的考虑,才会购买一些紧缺物资——他倒不会因此认为黄宣是个间谍之类那么无稽,无论从资产状况还是家族背景来分析,一个30亿富豪做间谍,也只能是偶尔兼职,就像是美孚也会为美国政府收集些资料,微软给五角大楼提供些秘密情报那样,很正常的大型跨国公司行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的长久。

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多了去了,莫迪斯特对中国没什么印象,就像是中国对赤道几内亚的感觉一样,听说而已,他觉得,巴西和中国也没什么厉害关系,加上老板又慷慨的答应和他重新签约,有些事情,也就权当不知道了。

不是说,只有共享秘密才是亲信吗?莫迪斯特觉得,自己还能再干二十年,能做亲信也是个挺不错的升迁之路。

黄宣和典韦在巴西玩了一夜的牛屎,终于将20万头空着肚子的猪牛羊送进了位面通道,那一刻,干净的衣服和清爽的空气,令人感觉幸福。

跨入位面通道,虽然已经将公司事务交待清楚,黄宣还接了个电话,是SINGULUS公司的CEO韦贝尔的电话,这个电话和前日的电邮是有关系的,却又是没有关系的。

前面也说了,这单面双层的BD生产线,SINGULUS公司狠狠心,三两个月,也能研究出来,可是放给其他的公司,给他这个技术,能在三两个月里做出样机的,就不多。所以说,这个主次就颠倒了。

再一个更重要的地方是呢,单面双层的BD是50G,单面单层的BD是25G,可是前者的价钱,是后者的3倍,也就是说,不划算。

现在的BD,主要是给好莱坞压片,这一牵扯到生意人,成本因素就很重要了,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用两张单面单层的BD光盘,也许比用一张单面双层的BD光盘,还要高兴。

这也就是单面双层的技术不复杂,可是SINGULUS公司却不着急研究的道理。

如果真的有需要的话,三两个月,也不算个什么事情。

可是现在,黄宣不就真的要了吗?

因此,韦贝尔这个电话,是因为电邮打过来的,可是却又不是因为电邮。他是对和信这个企业,还有黄宣这个人感兴趣。

所谓隔行如隔山,在光存储方面,SINGULUS公司就是绝对的老大,OERLIKON能排进前三,这就是所谓的领导型企业,世界上没了这两家公司,或者更准确的说,世界上没有了SINGULUS公司,光存储的那颗球,它就是不转了。

不管是BD也好,HD也好或者DVD,随便是什么,在中国随便找个山寨厂,就能压片,可你要让他生产个生产线出来,别说中国了,整个世界上,就这么两三家公司。所以,现在索尼给SINGULUS公司当孙子,SINGULUS公司还在给东芝当大爷,日系厂商,嘴里喊着有我没他,一转头对着singulus,也就是眨眨眼睛,当作不知道这件事情。

可是呢,黄宣拿出了个单面双层的技术,韦贝尔就有了兴趣,他是技术流出生,就像大多数技术流的厂商一样,这样的CEO能够敏感的发现技术上的哪怕一丁点改变,虽然在营销方面有所落后。然而,对于它们而言,营销本来就是次要的,谁见过IBM在全世界吼叫着玩奔跑?但是IBM也从来不睡觉。

看着这份电邮,韦贝尔就又是担心,又是兴奋了起来,兴奋是作为一个技术人员的兴奋,这可是领先世界的科技,虽然很多人都研究过了,可正是因为研究的人多了,能提前那么一点点,都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