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阿纳瑞斯(第3/15页)

不过,根据人们对类推模式的理解,一个神经系统中必须得有至少一个神经节,最好还能有个大脑,总之必须得有个中心。负责实施管理、工作分派、物资分发的电脑,以及绝大多数工作协会的中央联合会,从一开始就一直设在阿比内。从一开始,移居者们便已经意识到,这种不可避免的中央集权化是一种持久的威胁,必须始终对其保持警惕。

哦,无政府主义的孩子,无限期望

无限谨慎

在夜色般深沉的摇篮边

我在黑夜中聆听,聆听

听孩子是否一切无恙

以上诗句作于大移居之后的第十四年,作者是皮奥·阿蒂恩,他的普拉维克语名字是托博。奥多主义者想让自己的新语言、新世界变得富有诗意,他们最初的努力显得无比僵硬笨拙,却总能直抵人心。

现在,阿纳瑞斯的头脑以及中心——阿比内就在飞船前方,在那片绿色的大平原之上。

那片鲜艳厚重的绿色田野是不可能被认错的:这种颜色并非阿纳瑞斯本土所有。只有在此地以及温暖的凯伦海岸,旧世界的谷物才能茂盛生长。其他地方的主要作物则是霍勒姆灌木和苍白的弥尼草。

谢维克九岁的时候,有好几个月,他下午的作业就是照料广原公社的观赏植物——那是些娇嫩的外来植物,必须像照料婴儿一样小心伺候,给它们浇水、施肥、晒太阳。他给一位老人当助手,这是一项需要付出极大耐心、能让人感觉平和的任务。他喜欢上了那位老人,也喜欢上了那些植物、尘土以及工作本身。看到阿比内平原的色彩,他便想起了那位老人,想起了鱼油肥料的气味,想起了光秃秃的小树枝上萌出的第一颗小叶芽那种充满了生机的纯净绿色。

他看到远处那片鲜艳的田野上有一道长长的白影。飞船从上方飞过时,白影忽然幻化成许多小方块,就像撒落的盐块。

城市边缘闪过一簇耀眼的亮光,他不由得眨了眨眼,几个黑点在他眼前一闪而过:那是一些巨大的抛物面反光镜,作用是给阿比内那些精炼工厂提供太阳能。

飞船降落到了镇南端的一个物资分发处。谢维克走下飞船,走进了这个星球最大城市的街道。

街道宽阔而整洁,所有的东西都暴晒在太阳下,没有阴影的遮挡,因为阿比内所处的纬度在赤道以北不到三十度,而且街上的房子都很矮。高的只是那些坚固的风轮机塔楼,数量也不是很多。太阳在深蓝紫色的天空中放射着白炽的光芒。空气清新纯净,没有烟雾和湿气。所有的东西都很清晰,棱角分明,透亮异常。每一件东西都呈现出某种遗世独立的姿态。

阿比内的组成部分跟其他奥多主义公社毫无二致,这样的模式在众多公社中不断重复,其中包括车间、工厂、住家、宿舍、学习中心、会议厅、物资分发处、仓库和食堂。大一些的建筑通常环绕在露天广场周围,由此构成了城市的基本单元:一个又一个的小公社。重工业及食品加工厂往往聚集在郊区,相关工业也总是分布在同一个广场或同一条街道附近,城市的单元结构由此得到体现。

谢维克最先走过的是纺织品区的一连串广场,四周到处都是霍勒姆纤维加工厂、纺织厂、印染厂和布料服装分发处;每一个广场的中间都竖着一些柱子,从上到下挂满了染得五颜六色的旗帜,骄傲地彰显着本地所从事的行业。城市里所有的房子都很相像,朴素坚固,材质则是石块及模压泡沫石。在谢维克看来,其中有些房子非常大。其实那些房子基本上也只有一层,因为此地多发地震。出于同样的原因,房屋的窗户都很小,用的是坚固而不会碎裂的硅塑料。窗户虽小,数量却很多,因为在日出前一小时及日落后一小时这两个时间段里都没有人工照明。室外温度超过55华氏度时,供暖就会停止。这并不是因为阿比内能源短缺,此地有大量的风轮机及用于供暖的地热微分发电机;不过,有机经济的原则是这个社会运行的根本,对于人们的伦理及审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余的东西就是大便。”奥多在《类推》中写道,“大便滞留在体内就成了毒药。”阿比内是无毒的:一座毫无遮蔽的城市,光线充足,色彩鲜明,空气纯净,而且非常安静。整座城市让人一览无余,就像撒落的盐一般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