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计划地及设施草案(第4/15页)

走也在不停地思考,突然意识到一件令他毛骨悚然的事:那里收纳浮标的时候,空间留有一定间隙,即使从外部被压缩,也只是轻微变形。但在深达两千米的水压之下,即使是高强度的钢铁外壳,也会萎缩好几个百分点。交通艇的所有部位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将萎缩的数值计算在内了。

水箱替换浮标后,其外部还覆盖了一层外壳,但即便如此,外壳缩小后,还是会产生压力。而水箱和配管之间没有阀门,甚至连排水管也没有。也就是说,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预料到压力的产生,而是假定水箱内会留有空气进入的间隙。

可是走也知道,并没有相关规定限制水箱的水量。

如果水箱塞满饮用水的话。

刚想到这里,突然客舱前方传来一声尖叫。

“哇,这是怎么回事?”

走也闻声后,迅速站起来朝客舱前方跑去。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船体重心变化。发出尖叫的是刚才把走也叫住让他提供咖啡的男子,他的位置传来激烈的水声。男子实在耐不住口渴,便按下了水龙头的按钮,但没想到按下之后,水流比预想中激烈得多,一下子喷射出来,顿时惊慌失措。

走也大声喊道:“别关水龙头!别关!”

说完,走也试图伸手打开就近座位的水龙头。但是,为时已晚。

“见鬼!”

男子刚把手从按钮处收回来,马上就传来一声强烈的冲击声,“轰”。走也想打开其他水龙头就是为了防止这个冲击声。

水锤现象!

从男子座位前的水龙头配管反弹回来的冲击波以极高的压力敲打着管内的所有管面。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但已经超过了水龙头可以承受的压力。

紧接着,客舱内四十个水龙头同时发出响声,水流以子弹脱膛的速度一下子迸发出来。

“哇!”“救命!”

大家瞬间陷入了恐慌。有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逃走,有人爬到椅背上抓住天花板,有人被撞倒在过道里。走也以最大的音量用英语喊道:“请大家冷静!没事的!交通艇不会沉没!”

但是没人理会。有的人继续大声尖叫,有的人则在祈祷神明,个个惊恐不已。

走也突然想起了什么,跑回了客舱最尾部,看见妙正手持着贝雷帽准备用来挡水流。他跑到妙的面前,用手遮着额头,问道:

“没事吧?”

“嗯,没事。西服湿了,不过就当作洗衣服啦……”

妙捏着水手服的衣角,面带苦笑。虽说是万分紧急的节骨眼,但被妙这样一逗,走也也情不自禁地苦笑出来。

“你比外表看起来胆子大多了,这么粗暴的方法能洗干净吗?”

“海水不行,但这是淡水啊。”

妙的一句话犹如醍醐灌顶。

走也转过身来朝着客舱前面用最大的声音奇怪地喊了一句:

“大家快喝水!”

客舱瞬间停止了喧闹。几十名乘客纷纷看着走也,仿佛在说:

“开什么玩笑?”。

走也乘机继续说道:“大家请喝水。一点都不咸。是淡水,客舱并没有进水!”。

大家愣了愣,随即怯生生地捧起一口尝了一下,纷纷嘟囔:“真的啊………‘不是海水。…‘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吸烟了吗?”

“交通艇没有自动洒水灭火设备,刚才只是水管出了点小小的故障。当然,交通艇内是禁烟的。”

走也套用了其中一位乘客的玩笑话,成功地向大家说明了情况:实际上只是水箱内的饮用水溢出来了而已。因为饮用水五十升都不到,所以情况就马上好转了。而且饮用水本身就是艇内自带的,即便水从水龙头喷发出来交通艇的重量也不会增加,自然也就不会沉没了。

话刚说一半,水流慢慢减弱,最后终于停了。如此一来,恐慌自然也就平息了。在座的都是各国各界的名人,在得知危险消除后,无人过分闹事。但不可避免地有人抱怨:“我这套西装是去英国萨维尔街定制的。是不是每乘坐一回交通艇就得牺牲一套价值四千欧元的西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