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黑(第2/7页)

“黑黑吃吧!那么好的白馍馍,傻黑黑!”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站在窑顶上冲黑黑喊。

“你下来,让它吃。”我对男孩子说。

男孩子绕到窑前,一把抱住黑黑的头。黑黑眼里虽然还闪着凶光,但却趴在男孩子怀里,用一种奇特的声音叫着,像一只挨冻的母鸡发出的拖长的叫声。这声音我懂,它是在喃喃地诉说刚才的委屈呢。看来,这个男孩子是它最信赖的人。

我忽然产生了一个恶作剧的想法:如果此刻男孩子狠狠地揍黑黑一顿怎么样……

/三/

我住在东窑。黑黑守在西窑。从不见张山,西窑门上一直挂着一把大铜锁,发黄的窗纸上尽是雨点打过的泥痕。黑黑警惕着我,怕我侵犯它的领地。我警惕着别人,说不定什么时候要把我揪去批判一阵。黑黑顾不上理我,它饿;我也没心思理它,我想死。我们相安无事。各念各的经。只是偶尔男孩子来,送给黑黑半瓢泔水或是一把红薯须,黑黑便囫囵地吞下去,舔舔男孩子的手,依旧趴在窑前,守卫着它的领地。过往人、乡亲们常站在院门前往里张望,多半是为了参观一下北京来的人,然而却总要夸奖一阵黑黑才走。“婆姨带着娃走了,唉!张山倒是养了这么条好狗……”人人都这么说。

我之所以还没有动用那根行李绳,一是因为窑洞里没有房梁,二是因为我还没有看够故乡的山水。不过,也许这两点都不是原因。真算幸运,人们顾不上理我,他们为饥荒所奴役,于是我倒有了自由。我在田间小路上独自徘徊,看见雾一般盛开的荞麦花,听见蜂群“嗡嗡”地劳作;我去枣林深处悄然漫步,感慨老树根边又萌发了新苗,叹息鸟类追逐着生活;晚上到场院里望月,为母牛给小牛喂奶所感动;夜间噩梦难眠,为荒野里野兽的呼嗥而神往……万物都是本能地不愿意死的,何况人!可只有人有时候会想到自杀,人高级在哪儿呢?

七月里,一场暴雨,发了山洪。村前那条温顺的小河顿时激怒起来,波涛汹涌,浊浪排天,咆哮着,把山里的朽树举上浪尖,把来不及回村的羊群抛进涛谷……我跑下山去,跑到河边。平时这条简直称不上河的细水刚能没过膝盖,而此刻,河面足有几十米宽。雨雾中看不清对面的山,好像这黄水是与天相连的;天也是黄褐色的,时而亮起一道闪电,像火一样;滚滚的雷声片刻不息。我想起了那幅油画——《九级浪》;不过,那是海。但我想,要是有一条古老的帆船,这水也足以把它擎起,当然,也足以把它打翻……我被这黄河子孙的壮举惊呆了。在我的记忆里没有过这样的场面,也许是因为,那时的荒山还没有开垦到今天这般彻底,山间的树木还没有砍伐到今天这般干净。

“看!黑黑又在那儿发疯呢!”有人喊了一声。

我朝崖顶上望去。是黑黑!它站在崖边,抻长着脖子在狂吠,好像就要扑向狂涛似的。浑身的毛一缕一缕地贴在它瘦骨嶙峋的身上。雷声和水声太响,但凭黑黑那副样子,可以断定它的声音是暴怒的、嘶哑的,充满了恐惧也充满了怨恨的。

“这张山真是养了条好狗!”人们又都这么说。

我走上崖顶。

男孩子正倚在院墙上,披着一片破麻袋。

“黑黑这是怎么了?”我问男孩子。

“它难受呗。”

“为什么?”

“为的良心呗。”

“良心?”

“你看它叫得多心酸。”

黑黑在崖边蹲下了,趴下了,把头贴在地上,放在两只前爪中间;与其说它是在喘息,不如说是在战栗。我走近它,它竟然没有发觉似的,叫声却是呜呜咽咽的。黑黑今天实在是反常。

“它哭呢。”男孩子说。

“哭?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