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5/9页)

真的是弱智,就像一个孩子花了十年时间才学会了跟人挥手说再见,压根儿没指望学会做肉饼。这个星球和地球之间的相似性达到了两个不同行星之间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行星学家得出结论,它们的年龄一样;天体物理学家说它围绕的恒星和太阳的年龄一样,类型也相同;它有大量动植物群落;大气层和地球上的也一样,气候也非常接近。它甚至也有一个巨大的月亮和与地球上类似的潮汐。

尽管存在这么多有利条件,它的生物进化却只勉强开了个头。

你应该明白,它上面的突变不够,不具备地球上的那种自然辐射。

这颗行星上最典型、最高级的植物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蕨类。它最高级的动物是一种甚至还未形成群居模式的原始昆虫。我说的不是从地球带过来的动植物,我们的那些家伙过来之后便把当地土著赶到了一边。

缺乏辐射导致了非正常的低突变率,于是,这颗行星上的进化几乎被限制在零水平。“避难所”上的本地动植物从来没有得到一个合适的进化机会,因而无法和外来生物竞争。它们的基因可以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不变,它们没有建立适应性——就像打桥牌时,被迫永远抓到同一手牌,不会有换手的机会。

如果它们一直在自己人之间相互竞争,那还罢了——也就是说,弱智对抗弱智。但是一旦引入一个从高突变强竞争的行星上进化而来的外来生物,本土星球的生物就不是对手了。

上面所说的,高中生物课上就能学到……但是那儿的研究站里有个聪明人,他向我提到了一个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的观点。

这对于在“避难所”上殖民的人类意味着什么?不是像我这样暂时居住的过客,而是生活在那儿的移民。他们中很多人在那里出生,他们的后代也会继续在那里生活下去,直至无数代以后——这些后代身上会发生什么?对人来说,没有辐射不会带来任何坏处,事实上甚至更加安全——白血病和癌症在这里几乎不存在。而且,这里的经济条件更加优越,只要种下一片小麦(地球上的),他们连除草都不用。地球小麦可以取代任何当地植物。

但是,这些移民的后代不会进化。至少不会进化很多。那家伙告诉我,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渠道的变异对现状稍加改善,例如,新移民可以带来新鲜血液,等等。但是比起地球上的进化速度来说,这种改善的步伐太小了。因此,结果会怎么样?他们会在原地踏步,眼看人类的其他种族把他们甩在后面,直至成为活化石,成为太空中的类人猿?或者,为了后代的命运,他们会定期接受X光照射,或是每年引爆一些有污染性的原子弹,增加大气中的放射性尘埃?(当然,在为后代提供正常的基因变异时,他们必须面对近在眼前的放射性危险。)这家伙预言,他们什么都不会做。他声称,人类太自私了,太自我中心,不会为后代担忧。他说,很多人根本不会想到由于缺乏辐射导致的遥远后代的基因匮乏。当然,这种威胁非常遥远。进化的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即使在地球上,发展一个新物种也需要成千上万年时间。

我不知道。唉,半数时间我连自己要干些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预测一伙陌生移民会干什么?但是我确信一点:“避难所”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殖民地,要么是我们的,要么被虫族或是其他种族占领。它是个潜在的乌托邦,而且,在银河系这一端,可居住的地方这么少,不会让它留在没有升级的原始生物手里。

它是个令人愉快的地方,在很多方面,在这儿度上几天假比在地球上的许多地方都舒服。还有,这地方虽说有不少老百姓,大概多于一百万,但以老百姓的标准来说,这些人挺不错。他们知道现在是战时,其中一半人在基地和其他军工企业中工作,剩下的则设法筹措食物转卖给舰队。你可以说他们发战争财,但是,不管动机如何,他们尊重穿军服的人,与地球上的情形正好相反。如果一个机动步兵走进那地方的一家商店,店主会称他为“长官”,这种称呼似乎是发自内心的,尽管他同时想以高得不合理的价格卖出他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