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第6/12页)

“但是,观察药品混合使用的效果,也有这种实验啊。”

在学术讨论会上,围绕特定的疾病,为了发表治疗过程的论文,有时的确要进行这种实验,但是我不认为冰见子医生现在正在准备学术论文。

“不是这回事,会不会另有其他的什么原因?”

“其他的原因指什么?”

凉子重复了一遍这个问题,我也难以作答,这些药品几乎所有患者都在使用,所以原因好像另有所在。

“比如说,冰见子医生有她的私人目的……”

“什么目的?”凉子顾不上叉子上卷着意式面条,进一步追问,“是不是冰见子医生和这两个人有什么仇?”

“不会的,没这种事。”

冰见子医生以前好像并不认识这两个患者,也没有特别的理由仇视这两个人啊。

“但是,冰见子医生就是不希望他们出院。”

冰见子医生提出继续治疗下去,的确等于不让他们回家。

“在你分管的病房,还有没有类似村松先生这种情况?”

“也不是没有给患者用药过量的情况,但是没有村松先生那种程度的。”

也就是说,只对这两个患者进行着异常的治疗。

“如果只是这两个患者,我们想想看这两个人之间的共同之处,也许能够发现问题所在。”

吃完饭后,我们一边喝着冰咖啡,一边重新试着在记事本上罗列两个患者的共同之处。

首先,凉子负责的村松博之先生,今年四十四岁,是东京都内一家银行的职员。家人包括妻子和一个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病历上记载着他的主要症状是:“失眠和疲倦导致不能集中精力工作,有时情绪起伏很大,容易因一些小事发怒。”

引发这病症的导火索是今年年初,当时村松先生十三岁的女儿在他面前因交通事故死亡,此后他的异常言行开始明显起来。也就是说,由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故,他适应不了由此造成的精神压力,精神开始失常,这也是一种适应障碍。据他家里人讲,他从很小起就非常溺爱这次出事的女儿,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是他这次发病的直接原因。

另一位患者金子洋子太太,今年四十二岁,很久以来就和丈夫及独生女之间关系处理不好,她一直认为女儿和丈夫讨厌自己。据她丈夫说,这些纯属被害妄想,随着这种被害妄想不断增强,她觉得这样下去,自己会被杀掉,所以有一天她突然从厨房里拿出菜刀砍向丈夫。

幸亏没出什么大事,金子太太被救护车从出事地点直接送了过来,住进了花冢医院,被诊断为由于适应障碍和被害妄想,导致精神过于兴奋,从而造成“精神综合失调症”。以后的事情正如大家所想,她由于和丈夫、女儿之间不够融洽,从而产生被害妄想,接着开始出现异常的言行。

“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结果却是完全不同。”

正如凉子带着叹息说的一样,无论从家庭环境到引发病情的原因,这两个患者之间几乎都没有什么共同之处。甚至相反的地方更多。

“如果非要勉强拼凑的话……”

凉子手里拿着记事本,好像说给自己听似的自言自语。

“就是两个人都四十多岁,而且家里都是一个女儿。”

村松先生的确有过一个十三岁的女儿,金子太太也应该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儿。

“但是村松先生的女儿不是已经亡故了吗……”我喃喃自语。

“对了,”凉子拿着钢笔突然说,“哎,冰见子医生也是独生女啊。”

我的确听说冰见子医生是独生女,但是这与村松、金子两位患者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当我冥思苦想的时候,凉子对我说:“你听听看。”

“这三个家庭都有独生女,而且爸爸都非常溺爱女儿,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