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墓园(第3/4页)

“珍妮弗·巴洛?”

“是的。什么事?”

“特里·贝特森警督。我们通过电话。”

“哦,对,我记起来了。你在寻找杀害艾莉森的凶手。”

“没错。所以我们对她了解得越多越好。上次通话后你又想起什么来了吗?”

“我不确定。也许吧。”她机敏地穿过人群,来到一个靠窗的角落。“很抱歉,这实在太突然、太让人震惊了。麻烦你提醒一下我,上次我都说过些什么。这样一来,我就可以看看能不能再补充一些信息了。”

她是个迷人的女人,特里暗想,性格分明,气场十足。难怪这些年轻教师全都簇拥着她。就在他们交谈的工夫,都还有几个一直紧盯着他们看。她手上戴着好几枚大戒指,两只手腕上都套着几圈手镯,一动胳膊便叮当作响。她脸上的表情丰富生动,大大的灰眼珠专注地审视着他。

“好的。”他说道。“是这样的,我们通电话时,你告诉我说你在牛津上师范类研究生培训班时认识了艾莉森。你们后来成了朋友,一起在日本教了几年书,对吧?但是之后你进了出版业,而艾莉森继续在各国教英语,所以你们失联过一段时间。”

“是的,没错。她每次回国,我们都会争取见上一面,平日则写信联系,不过那是有电子邮件以前的事了。她曾在一些很偏远的地方工作过——甚至在蒙古待了两三年——所以,对,我们失联过。”

“我想,之后你在一次会议上和她重逢了?”

“对,是国际英语教学年会,在伯恩茅斯,大约四年前。很棒的会议。她还做了演讲,介绍了她编写的一些教材,而那恰好是我们当时正在寻找的东西。于是我请她多写一些,她接了下这个工作。后来她来了牛津,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就有了《第一堂课》。”

“就是她正在写的那本书吗?”

“是的。或者说是系列书。撇开她去世的悲剧不说,要找一个人来接手将会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她真的很有天赋,可怜的姑娘。”

“那么这套书卖得很好了?”

“是的。第一本非常成功,第二本就更不愁销了。对她来说这是个很大的突破——真可以说是改变一生的经历。我想她的版税收入足够让她过上殷实的生活了。”

“有意思。”特里说道。“足够买套房子了,是吧?”

“哦,天啊,没错。买套好房子都绰绰有余。”

“但是她租了个小农舍,也不是特别奢华,就她和一只猫住在那里。”

“对,艾莉森就是那样的人,她真的不太在乎钱。在国外漂了那么多年,总是租公寓和别墅住,她可能习惯了吧。我有一次和她谈过买房的事,她说等她完成下一本书时再考虑这事。就是她还没写完的那本。”

“她的私人生活呢?朋友之类的?”

珍妮弗·巴洛耸了耸肩。“她是个友善的人。看看你周围——这些人有一半是她共事或者帮助过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是长途跋涉来这儿的。”

“这里面有她的男朋友吗?”

“我怀疑没有。我觉得他们全都太年轻了。”珍妮弗若有所思地环顾了一下四周。“不过事实是,我不知道。我记得她在牛津读书时有过两个男朋友,但是没有一个长久的。”

“为什么呢?你还记得吗?”

珍妮弗耸了耸肩。“我猜是常见的原因吧,合不来。我想她那时还没走出大学时代的感情阴影吧。她在牛津时认识的人没有一个合意的。”

“大学时代的感情阴影?”

“对。她去牛津读研之前,是在约克上的大学。但那是我认识她之前的事了。”

“我明白了。你不知道他的名字,是吧,她的那个男朋友?”

“抱歉,她从没告诉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