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回国(第2/4页)

作为苏祖的主管教练,很多东西即便是绕过他,内情他还是了解的。

从04年奥运会之后,两届世锦赛过去,手握四枚世锦赛金牌和当前男子百米世界纪录,在国内运动员中即便是大姚和刘阳宇也远远不及苏祖的人气。在全球范围内,苏祖也是当前最具辨识度的体育选手。

“冯指导后面也和我有沟通过,你负责的那一部分也不麻烦,有时间参加个两三次排练应该就差不多了,不会比你拍一支广告麻烦到哪里去。”

“这倒是。”苏祖点了点头,自从搞明白08年奥运会点火仪式是《凤凰归巢》之后,苏祖后面又了解了一下。

按照开幕式导演组的策划,他负责的这一部分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鸟巢体育场外接到其他选手传来的火炬,然后进入体育场绕场一圈,最后应该是交给站台上的一名射击选手或者是两人合力,这一点还未明确,将火炬射出,点燃圣火就可以。

比起他之前以为的,需要吊威亚悬空绕场一周简单了不知多少。这样除了几次排练外,对于他的训练和比赛基本不会构成太大影响。

最后这一棒的火炬交接,其实主要是要求上场的运动员有足够的知名度,能够在进场之后掀起现场的气氛高潮。

再一个就是心理素质要好。面对数万人的体育场和全球各国媒体的实况转播,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两点在当前最符合的毫无疑问就是苏祖,之所以开幕式导演团队排除了郑邱亮前来大阪,其实也是想看看苏祖的人气和赛场表现。

当然,完成这场开幕式之后,苏祖在后面的比赛里面对的压力肯定要更大,毕竟你是在役运动员出现在开幕式,如果正式比赛的时候表现太差,无疑会落人口舌。

不过,比起苏祖开始以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体能的“飞天”点火仪式,他就觉得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是压力,也是动力。

对于苏祖、刘阳宇还有大姚这些在国内国外都有巨大声望的顶级运动员来说,在自己家门口的比赛,本身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而苏祖一步步走过来,哪一步都是扛着压力,而他也早已习惯。

下午13点,飞机在首都机场降落。

相比起之前的几次大赛之后凯旋回国,这一次机场相对要冷清了一些。主要是天气太热,然后田径队都是分几班回来的。

下了飞机后,苏祖避开了普通通道喧闹的人群,和接力队的四位队友苏丙天、章裴孟、文勇易和陈宇航几人直接进入了VIP休息室。

半个小时之后,有中心安排的接待车辆出现,一行人上了车,直接驶离了机场。

大家的行程基本都差不多,在帝都出席赛后田管中心的新闻发布会,之后进行短暂的休整,然后就将奔赴魔都,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以备战9月28日的魔都田径黄金大奖赛。

……

“苏祖,你已经拿到了男子100米和200米的世锦赛金牌,我们都毫不怀疑你的实力,那么有没有想过再增加一个项目,比如像卡尔·刘易斯那样,明年就是奥运会了,你知道所有的观众都想知道你会有怎么样惊人的表现?”

9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布会大厅,苏祖、刘阳宇以及男子4×100米接力队的几名选手正坐在主席台上接受来自国内外记者的提问。

回到帝都之后的第二天,大家稍作调整,就出席了这次赛会的新闻发布会。

现在已经是2007年9月份,距离2008年奥运会的时间已经不远,上上下下对于国内体育的关注度都空前高涨。而这次在大阪世锦赛的表现,也给中国田径注入了有力的一剂强心针。

此时苏祖坐在主席台上,就有一家网络媒体站起来朝他发问,他是不是可以再兼项一些项目,毕竟顶级的短跑选手,像卡尔·刘易斯,在跳远上也有着惊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