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略与战略计谋(第2/41页)

4.选择进攻或防御目标。

5.决定作战正面、战略正面和防线。

6.选择从基地至军队作战目标之间,以及基地至军队所占领的战略正面的作战线。

7.选定战略线,以便实施各种机动,包围战略线上的各点。

8.建立临时作战基地和战略预备队。

9.研究军队的机动。

10.研究补给中心与军队行动的协同关系。

11.研究要塞的战略意义、军队的掩蔽部和军队移动的障碍,研究如何围攻要塞。

12.选择建立堡垒、桥头堡等工事的位置。

13.选择牵制性进攻和派出大支队的有利时机。

上述各点,原则上都属于战争初期作战总计划的拟定内容。不过,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一些属于战略的、在执行上又带有战术性质的混合型行动,如渡河、后撤、冬季作战、突袭、登陆、护送大运输队等。

战争艺术的第二部分就是战术,即军队在战场上的机动以及投入攻击的各种部署。

战争艺术的第三部分是勤务,即军队移动的艺术,它包括遂行行军、编组战斗队形、宿营等技术性细节的问题,也就是战略和战术的实际执行。

战争艺术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我的定义已经很好地说明了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战略是发生在地图上,研究整个战争区的艺术。战术是发生冲突的实地作战和根据当地条件配置兵力的艺术,是在战场上各点使用兵力的艺术,这些点相距16~20千米,作战部队可能在这个范围内执行命令。战争勤务实际是战争准备的科学,是保证战略和战术使用的科学。我的这些定义,经常受到他人的批评,但人们并未提出更好的定义来替代。

在我看来,除了应该根据当地情况采取的措施外,大战术研究的对象还应该有:

1.阵地和防线的选择。

2.战斗中的攻势防御。

3.各种战斗队形和基本机动模式。

4.遭遇战和意外交战。

5.野外全军的突然袭击。

6.指挥军队投入战斗的号令。

7.攻击阵地和营垒。

战争中的其他行动,如运输、饲养、前锋或后卫等,属于小局部战斗的具体细节。这类凡是由师级或独立支队单独采取的行动,不在大规模战争研究范围内。

战争的基本原理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证明一条普遍适用于战争中所有行动的基本原理。这条原理支配一切军事计策,使其成为巧妙的计谋。该原理的内容如下。

1.运用计谋,逐次将军队投入战争区的要点,在保证自己交通线安全的情况下,使其尽力靠近敌人的交通线。

2.进行机动,使这些军队面对敌人分散的兵力作战。

3.交战时,运用战术机动,将主力集中在战场的决定点上或者是敌人展开的要点上。

有人批评我所总结的原理太简单浅显。他们反对我说,提出将主力用于决定点并加入战斗很容易,关键是,如何认清这些决定点,这才是战争的艺术所在。

我承认,仅仅提出一个一般性原理而不加以阐释,以帮助读者了解掌握原理在各种条件下的运用,是很可笑的。所以,我将尽我最大努力,教会好学的军官较为容易地找到这些决定点。在下文中,你们会看到各种决定点的定义,也可以找到这些决定点与战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要是认真研究过本书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都还觉得无法确定这些决定点,就别想研究战略了。

一个主要战区一般划分为左、中、右三块。同样,每一个区域、每个作战正面、战略阵地,乃至于每条防线,每条战术战斗线,总有中央和两端三个部分。在三个方向中,总有一个是对军队达到重要目标最有利的,一个方向是较为有利的,一个方向是比较不利的。在明确了目标与敌人阵地之间,以及目标与地理上各点之间的关系后,战略机动和战术机动,都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即在三个方向中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