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空军人员队伍的建设(第3/5页)

这次战斗前所未见,四处飞散的巨型轰炸机像一群被老鹰攻击的鹅一样,敌驱逐机从各个方向它们俯冲、射击,然后躲避大飞机的火力扫射,再重新占据攻击位置,继续俯冲、射击。有的飞机被击中,变成一团火焰,有的飞行员当场牺牲。我们的巨型飞机也难逃厄运,一架巨型飞机的发动机被击中,又被德国飞机围攻,刹那间就被击成了碎片。

随着时间的流逝,战斗变得越发可怕,越来越多的德国飞机加入战斗,没有驱逐机掩护的轰炸机,成为德国驱逐机的靶子。13号机、2号机、9号机、4号机被彻底击毁,飞行员和观察员都牺牲了。残存的几架飞机竭力返回了我方战线。18架飞机仅存5架,其中大部分机组人员负伤,飞机伤痕累累。

此次战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航空人员勇于牺牲的范例,也为我们提供了教训。例如,飞行员没有装备降落伞,也没有能呼叫附近的伙伴来援助的无线电,这些东西在当时还未发明。今天,我们终于装备了降落伞和无线电。

我花费这么长的篇幅来讲述这次战斗,目的是说明空战人员所需的宝贵品质。在激烈的战役中,这样的战斗可能每天都会上演,如果能夺取制空权,那将是多么惊人的成就啊!这种成就与地面和水面上发生的情况大不一样,它是可以累积的。

强击航空兵专门接近地面,击毁铁路上的火车、汽车,海上或运河上的舰船、护航队等。强击航空兵从二三百英尺的高度发起攻击,并利用地形进行掩护。

空战人员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我们的飞行员损失又很大,这就需要经常补充飞行员。我们的飞行员很少负伤,大多是直接阵亡。在地面,人员死伤的比例大约是1∶10,伤者康复后,还有机会重返部队,但我们的飞行人员却再也没有机会重返战场了。

在欧洲大战的激烈空战中,一个现役中队通常一个月就要进行一次轮换,也就是说,有时候死、伤、失踪的概率极高。

美国是优良的飞行员摇篮。首先,我们有大量天生的飞行员苗子,他们大多是学校里的运动健将,热爱橄榄球、棒球等运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训练使这些青年有集体和合作的意识,能主动支援同伴。只有少数国家能培养出这样的人。实际上,大约只有5个国家能够培养出适合空中战斗的人员,承受得住空中作战的损失。

一个国家的飞行员队伍,如果经不起严重的伤亡,那就永远不能形成一支空军部队,不管飞行员们平时做得如何好,比敌人高明多少。

选拔飞行员需要非常仔细,进行严格的体检,了解身体是否健康。另外,还需要测试待选人员的平衡感。最后,飞行员还需要良好的素质。身体健康的陆军人员,只有25%适合当航空兵。1923年西点军校毕业生中,只有27%的人适合进入航空部队,要知道这些毕业生进入西点军校时,是通过非常严格的挑选的。

通过选拔的青年,需要进入航空学校接受飞行和机械教育。他们首先要学习飞机的构成,飞机的运行原理,飞机的发动机和操纵系统。教官将带着他们日日在空中做感觉飞行,转弯,学习如何保持单飞和如何防止失速。失速意味着飞机没有足够的速度来支持它的飞行,这是空中最危险的事。我们都知道,飞行需要维持一定的速度才能在空中飞行,如果不能,飞机将下坠。这是对飞行员最大的考验,他必须在感觉失速来临的一刹那,及时向下推机头以获得支持飞机的足够速度。

其次,他们需要学习用小速度接近地面并着陆。这要求在距地面一定高度拉平飞机,使全部剩余速度在接地前消失。所谓拉平,即在正确的高度上把飞机拉成平飞,这也是青年飞行军官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