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族的精神团结是总体战的基础(第3/9页)

而德国的敌人就是根据这一原则,并按照超国家势力的进一步指示将其付诸行动。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人民大众不了解这种内在联系,只好任由这些破坏分子对好不容易取得的精神团结进行诽谤和咒骂。

对此,政府要么袖手旁观,要么束手无策。虽然我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政府不但未就此向民众传达其处境的严重性,而且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所以,造成德国战败这样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于是,民族精神彻底瓦解,民众的抵抗能力消耗殆尽。紧接着,军队也土崩瓦解,虽然有些部队在与敌作战中建立了赫赫功劳,但最终却功败垂成。结果,全民族被解除武装,成了犹太人、罗马教廷及敌国人民的附庸,任人摆布。

现在,我想进一步对俄国革命的经过做一番简单的论述。犹太人、共济会会员和罗马教廷通过被他们恐吓和欺骗的俄国人民中的各阶层——不管是不平则鸣的还是纯粹牢骚满腹的不满情绪,推翻了沙皇的统治,瓦解了俄国军队。在革命中,他们利用史无前例的流血和镇压将民族力量扼杀掉。但是,俄国革命最终沦落到犹太人的手中,任其宰割,而罗马教廷因为俄国革命发展趋势与自己的原先预期并不一致,所以,他们对这场革命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

奥匈帝国的革命则具有另一种特征,因为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拉夫和捷克民族的力量也在这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过,如同普法战争中的法国,它也深受犹太人利用,被用来巩固其对虚有其表的被解放的人民的统治。

以上的事例都是重要的战争经验。我举这些例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坎宁勋爵所说的“不满分子”在分裂民族精神团结和造成军队的溃败方面究竟会发挥多大的作用;军队拥有一个精神上团结一致、力量强大的民族作为靠山是多么必要。

只有一支军队成功地在首次进攻中,将一支或者多支敌军,甚至是一国民众或者多国民众的力量一举击败,民族精神或许就没有像我所说的那般重要。但是,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对付占据优势的敌人时更是这样。

还有更令人担心的,即随着战争的发展,国内各地的“不满分子”会乘虚而入,在各个领域搞活动,使我军进攻获胜的希望沦为镜中花、水中月。这种可能性越大,敌人就会更加重视和利用它。换句话说,敌国人民甚至会在战争刚开始就发动攻势。这又是一条战争经验!

对任何国家的人民来说,最为迫切的任务是将破坏民族团结的残忍敌人看清楚,分析造成民族精神分裂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严惩破坏分子,恢复民族的团结。对总体战的政府来说,最为迫切的任务是,要求总体政治领导推动民族团结(这是总体政治所应担负的民族义务),正如要求民众对敌人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样,对民族团结的本质和它的基础也要有正确的认识。

从表面上看,意大利和苏俄的国民似乎非常团结。事实上,只要我们认真考察一下便会发现,这两个国家早已有造成民族分裂的紧张关系。一旦战争爆发,这种紧张关系变化随之爆发。

如果一个民族的团结没有有意识的种族生活和宗教生活的共同参与,而仅仅是一种虚有其表的、通过压力而达到的团结,那么这种团结绝不是我们所说的人民和军队作战时所需要的团结,它不过是一种生硬的、对国家和政府会产生十分危险作用的幻想罢了。

日本民族的团结别具特色,它是一种精神的、建立在神道教之上的团结。神道教让日本人民群众相信,效忠天皇足以让自己的一生告慰列祖列宗。对日本人来说,效忠天皇等同于效忠国家,这就是日本人宗教生活的内容。这与日本的神道教相符合,也符合日本民族和国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