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族的精神团结是总体战的基础(第2/9页)

而人民,其中包括德国人民,不但对此茫然无知,反而满怀希望地去寻求他们所憧憬的幸福,事实上,他们所服务的对象是超国家势力,他们遭受的奴役会加剧,甚至处于被分裂的状态之中。

但是,犹太人和罗马教廷又反过来竭尽全力加深这种分裂。最后,人民群众在肉体、经济和精神上的力量彻底被摧毁,变得羸弱不堪,进而只能在罗马的神权国家或犹太人的世界共和国中存活[3]。

为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往往采取这样的手段:把皇帝从其中军队踢开,推翻皇帝,消灭旧军队。充当犹太人和罗马教廷工具的还有这些人:自私、呆痴、受骗上当和被“共济会化”的“知识分子”,部分牢骚满腹的工人群众,以及被驯服的、虔诚地崇信罗马教廷的德国人。他们自认为是在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然而实际上却是被敌人当成反抗国家和军队的工具。

世界大战爆发前,政府对这些人的活动视而不见,对人民在这些人的活动面前束手无策的情况无动于衷,然而这些人有些还组建了秘密团体,甚至隐藏于军队之中,由此而造成的精神团结的分裂早在世界大战爆发前即显现出来。

虽然军队有义务应对这一危险情况并重视其对未来作战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军队对这一切也是充耳不闻。不过,造成军队充耳不闻是有原因的,因为,但凡指出导致民族分裂的真实原因和可怕后果并被现实证明,就会被扣上从事“政治活动”的罪名,而军人“从政”则是犯罪。

按道理,军队的精神本应该得到加强,虽然政府也为军队讲授一定的君主政体内容的课程(实际上做得很不够),但是,军队对政治生活却敬而远之,甚至远离政治,对政治漠不关心,大部分德国人也是这样。

由于当时民族生存的基础尚未深入人心,破坏分子的活动极容易进行。当时的肇事者应该对这种严重事态负责,而那些无视民族破坏分子的活动以及对此手足无措的政治家们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不过,破坏分子并未得逞,但他们没有成功的原因并非是政府的干预和军队的介入,而是由于人民精神的觉醒。

民族精神的觉醒让误入歧途的人民大众,在得知国家遭遇战争威胁时,积极响应国家的动员,挺身而出,为民族浴血奋战,而不是拒绝政府的动员,干扰政府动员活动。

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民族精神展现出来,一部分民众对战争做出的贡献和军队的战绩,在较长的时间内阻止了民族破坏分子的行动。但是,为了消灭他们所敌视的恶果,破坏分子利用了德国人民和军队的力量。

1917年,破坏分子的企图得逞后,他们便利用他们的破坏工具对民族的精神团结进行公开的破坏活动,诋毁人民所做的贡献,甚至将革命思想传播到军队当中,企图摧毁军队的抵抗力。

尽管我曾认为,在和平时期对军队进行广泛的爱国教育,可以避免军队精神遭到瓦解,但是只依靠这一手段显然是不够的,更何况组织这种授课对军官来说是陌生的,因为他们自己在政治和民族意识方面本身就不够坚定,精神瓦解所造成的影响势必日渐明显。

刚开始,我将这种现象的原因归咎于敌人的粮食禁运和宣传。虽然这些影响的确存在,但是实际上,影响更为巨大的是隐藏于民众之中的犹太民族和罗马教廷代表的活动,而他们的追随者甚至还藏匿在政界、经济界和有“世界观”的党派团体中。

最后,二者一唱一和,遥相呼应,变成敌人强有力的传声筒。难道我们不知道坎宁勋爵[4]早在1826年就曾说过,英国具有“艾俄罗斯的风袋”[5]?他说:“倘若参加战争的话,我们一定会将敌国那些所有不安分守己的人和不满分子,无论他们出身什么背景,都集中到我们的旗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