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投降(第2/9页)

弗里切回到了威廉广场上他的办公室,起草一份给朱可夫元帅的信。信还没有写好,喝得酩酊大醉的布格道夫将军就闯了进来,他气得浑身发抖,责问弗里切是否打算把这座城市献给俄国人。当弗里切回答说是的时候,布格道夫咆哮如雷,他说,那么他得枪毙他,因为禁止任何投降行为的元首所发布的命令,此时仍旧有效,此外,弗里切作为一介平民,是没有权力侈谈什么谈判的。他摇摇晃晃地举起了手枪,可陪他前来的,此时一直在门口等着的无线电广播技术员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打掉了将军手中的武器,因此子弹射向了房间内的天花板。不一会儿,布格道夫被闻讯赶来的部里的几名工作人员制服,送回了帝国总理府下方的地下避弹室。

此后不久,弗里切就派了他的两名官员越过阵地前往苏军一方,没过多久,他自己也去了那儿。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与苏军的总司令部达成了协议,城里的混乱局面,至少在某些城区激烈的战斗仍在进行。随后,让他以德国政府的名义——尽管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授权——通过广播宣布,苏军方面已经接受了投降的条件。此外,他还将发布一项“命令”,命令停止战斗,并把部队以及所有的武器装备都交到战俘营中。

在此同时,柏林的城防司令魏特林将军也决定结束这场早就失去了意义的流血牺牲。为了不致引起反对,他只把他的打算告诉了少数几名亲信。戈培尔的意见他反正是知道的,克莱勃斯将军在告别时走到他身边对他说:“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局势。”

五月一日傍晚,魏特林要求他的部队停止战斗行动。子夜刚过几分钟,他就接连五次向敌对的一方公开发表广播讲话:“这儿是德国第十六坦克军团!这儿是德国第十六坦克军团!我们请求立即停火!柏林时间两点五十分,我们将派遣谈判代表前往波茨坦大桥,识别记号是红灯前面扎一面白旗。我们请求给予回答!我们等着!”

不一会儿,另一方响起了回音:“明白了!明白了!我们正在把您的请求转告司令部首长!”又过了一会儿,崔可夫在广播里表示了他的同意,在约定的时间内,魏特林在三名参谋部军官的陪同下,来到了舒伦堡环行大道。当崔可夫问起克莱勃斯现在何处,后者是否知道此事,魏特林无言以答。他又问起,是否所有的部队都已收到了魏特林的停火命令,魏特林回答说,他与某些部队,尤其是一些小规模的部队失去了联系,另外,党卫军的部队不在他的指挥权力之内。或许,他补充说,在某些地方战斗之所以仍在继续,是因为戈培尔指示,出于斗志的原因对元首的死暂时保密。随后,崔可夫要他起草一份投降命令,可魏特林没有答应。在战俘营里,他解释说,他不能发布这样的命令。双方为此相持不下时,魏特林昏倒在地。将军刚醒过来,双方商定发布一道呼吁书,并通过大喇叭向所有还在战斗的地方进行广播。魏特林是这样写的:“柏林,一九四五年五月二日。元首已于一九四五年四月三十日自尽,就这样把向他宣誓效忠的所有人丢下不管了。你们,德国士兵们,都忠实于元首的命令,准备着把保卫柏林的战斗进行到底,尽管你们已没有弹药,使得继续抵抗的整个形势变得毫无意义。我命令立即终止任何形式的抵抗行为。你们继续战斗的每一个小时,都会延长柏林城内平民百姓和我们伤员的可怕痛苦。在与苏联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取得一致的意见后,我要求你们立即终止战斗。前柏林城防司令魏特林。”

直到这道命令下达以后,杂乱无章,就像义勇军般组织起来的继续抵抗行动才得到了停止战斗的信号。在前一天,戈培尔和鲍曼终于向邓尼茨通告了希特勒的死讯。四月三十日晚只是错误地通知他,他除取代已被解职的帝国元帅外,还被任命为元首的接班人。事实上,希特勒只是将帝国总统和德国国防军最高指挥官的职位托付给了他,而不是总理的位置。支配戈培尔和鲍曼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要尽可能长时间地保守希特勒已死这一秘密,而是他们两人采用欺瞒手法在继续着惯常的权力争斗。因为两人担心,同样逃往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希姆莱,有可能利用戈培尔在柏林完全丧失了行动能力这一事实,逼迫邓尼茨,让后者任命自己为总理。他们估计,只要这位海军元帅认为自己已被希特勒任命为总理,他就不会把这个职位让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