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死亡筵席(第4/14页)

确实,随着苏军向市中心的推进,战斗已日趋白热化。在城市的外围地区,他们更是势如破竹。坦克的先头部队利索地摧毁了大量的街垒,碾过“如火柴般脆弱的路障”,把那些路边的防御小掩体,留给了尾随的配备着大炮和火焰喷射器的后续部队。但进发到中心防御线时,推进受阻了。在许多地方,部队只得一幢房子一幢房子地缓慢推进。大战开始前,为了试验一下攻占城市的模式,朱可夫元帅让人在柏林的个别街道上挖了陷阱,事实证明它们毫无用处。损失惨重的逐街逐屋争夺战,主要在防空地下室周围地区、亚历山大广场和市政府之间,以及哈勒门附近展开。红军从监狱里,特别是城北的监狱里放出了无数的苏军战俘,他们马上被武装起来,作为有生力量,充实到此时已减员的部队里。

这时,从地下避弹室向驻守在莱茵斯贝格和克拉姆尼茨的凯特尔和约德尔发出了一道道新的紧急无线电指令。所有“位于易北河与奥得河之间的部队”必须马上赶到柏林,每道命令都这样强调,“要动用一切手段,以最快的速度增援帝国首都,把这场进攻胜利地进行到底”。在这期间,一直在烦躁地打听温克和布塞到了哪儿,可他们没有回音,也在询问霍尔斯特军团的情况,该部队在城市东北方向的某个地方作战,它的名字像一颗在天空闪烁的救命之星,不久前才出现在地下避弹室人们的幻想中。

没有人再打听斯坦纳的情况。希特勒只是要求把这位党卫军大队的指挥官就地解职,其职务由霍尔斯特中将接任。可他的命令不再能传达到埃伯斯瓦尔德地区了:斯坦纳花了好多口舌,说服了霍尔斯特让他继续执掌指挥权。四月二十八日一早,克莱勃斯催得更紧了。他通知凯特尔:“领袖期待着快速增援。至多只有四十八个小时了。到时如果援军不到,那就太晚了!领袖让我再次强调这点!!!”

为了显示地下避弹室发出指令的重要性,凯特尔去找海因里希将军面谈。后者没有执行收到的命令,而是指示曼陀菲尔将军的坦克部队后撤。会晤在新勃兰登堡南面的一个十字路口进行。朝各个方向去的通道都塞满了黑压压的逃难人群,他们筋疲力尽,面容憔悴,胡乱地朝着某个方向走着。海因里希带着曼陀菲尔一道来了,可还没等相互问候完毕,凯特尔就开始训斥这两名军官怎么可以擅自做主。本来是命令他们留在奥得河一线,不可后退一步,全力死守这条阵线。他每说一句话,就用元帅杖使劲敲打另一只手。海因里希试图向他解释情况,说以他手头的部队他不可能长期坚守奥得河阵线。他不会让他的士兵投入无望的战斗,另外,他需要补充有生力量,否则他只得继续发布后撤的命令。

凯特尔继续挥舞着他的元帅杖。他粗暴地说,海因里希不该指望有新的力量加入,而是应该进攻。这是元首的命令,他必须执行。当海因里希回答说,曼陀菲尔将军没有接到元首的这样一个命令时,凯特尔眼睛盯住了曼陀菲尔,可他只是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地解释说:“陆军元帅先生,坦克第三军只听曼陀菲尔将军的指挥。”凯特尔激动地回答说:如果部队守不住它们的阵地,就开枪制止后退,这样部队就能坚持住了!

也是凑巧,此时正好有一辆卡车驶过,上面坐着两个疲惫不堪的空军士兵。海因里希命令他们过来,然后对凯特尔说:“陆军元帅先生,您有机会惩罚他们以儆效尤!您开枪把这两个人打死吧!”凯特尔十分尴尬,结结巴巴地说“逮捕”,“送交军事法庭”,然后就驾车离开了。

这次会晤至少表明,海因里希离开元首那些错乱的命令已多远,他所遵循的目标,是要拯救他那已处于毁灭之中的军团,保护平民老百姓。第二天早晨,海因里希又与凯特尔通了电话,他提到他对部队所负有的责任,但马上遭到了斥责。“您不必担负什么责任,”凯特尔说,“而是执行命令!”将军回答说,如果是这种情况,他只能告诉陆军元帅,他将辞去他的司令职务。电话的另一头出现了几秒钟尴尬的沉默。凯特尔然后说:“海因里希大将先生,根据领袖授予我的全权,我现在就解除您对维斯瓦军团的指挥权。请您留在您的指挥所听从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