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战揭开序幕(第4/9页)

就像多次在他的一生中出现的那样,这次似乎又是上苍开恩,在确实是最后的一刻站到了他的一边。多年来,他一再试图让他的下属们相信,敌方国家这种“令人作呕的姘居”很快就会结束,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都会在最坏的情况出现以前,承认他是为捍卫共同的文化而与东方的野蛮人进行斗争的先锋战士。罗斯福之死,现在他能保证,是同盟国期盼形势逆转的信号,西方的战事实际上已结束了。在那几个小时里,地下室里情绪高昂,幸免于难的感受先是与信心,随后很快又与对胜利的期待交织在一起。但到了晚上,在所有这些骗人的把戏都被玩了个遍以后,压下去的沉重心情又冒了出来,尤其是听到红军已占领了维也纳的消息。末了,根据一位在场人的说法,希特勒“疲惫不堪,像得到了解脱同时又神色迷糊地坐在沙发上,只是他看上去已完全不抱希望了”。确实,总统的死并没有给战争的进程带来任何影响。

阿登反扑失败后,希特勒于一月回到了柏林,开始时住在新的帝国总理府里。但持续不断的空袭把他从那儿赶了出来,他被迫搬进地下避弹室,在那儿,根据多名在场者的判断,他终于头脑清醒了些。一段时间内纠缠着他的恐惧综合征,现在已经显露无遗。一九三三年,当他被任命为总理的头几个月里,就让人对帝国总理府做了一系列的改建,他所要求的最为必要的计划之一,是在楼房的底下建造一个类似避弹室的地下室。这个要求是多么的病态可笑,可以从他与阿尔贝特•施佩尔谈论建房事宜时说的话看出来,他说:“地下室,除了地下室还是地下室。”他于一九三五年让建筑师莱昂哈德•加尔在总理府后面的花园里建造的礼堂,就建有防空地下室,它的顶部约有两点五米厚,后来予以加固,又增加了一米的厚度。三年后,阿尔贝特•施佩尔在建造新的帝国总理府时,再次将地下室做了延伸和扩大。在楼房的最底层,沿着整条福斯街的一面,共分布着九十个混凝土小房间。它们通过一条八十米长的地下走廊与礼堂下面的地下避弹室连结起来。

但是当一九四一年莫斯科城外的那场冬天灾难再次勾起希特勒那种恐惧感时,他自己觉得这宽敞的地下室系统还不够完整。尽管他的军队此时占领着从斯大林格勒和哈默菲斯特直到的黎波里的广大地区,他还是于一九四二年让施佩尔的办公室计划建造另外一处地下室,这个地下室比原先的还要深上几米。它与礼堂下面的地下室相通,原先的这个地下室从此以后也被称为“地下室前厅”,建有希特勒身边工作人员的食堂、几个起居室和卧室,此外还有厨房、警卫人员房间,共计十六个房间。帝国总理府后面那古树扶疏、铺有幽静小径的院子,短短的几代人之前,贝蒂娜•冯•阿尼姆在这儿写信给歌德说,她住在“这儿的天堂里”,现在则进入了许多工人,他们把树木砍去,搬来建筑材料、水泥搅拌机、钢筋以及成堆的板条,动手建起地下室来。一九四五年初,元首地下室的混凝土结构建造完毕,但工人们还花了很长时间来建避弹掩体和瞭望塔,时至一九四五年四月,工程仍未告完成。

在位于新帝国总理府下方的地下室里,有着希特勒随从们的住处:他那权力极大的秘书马丁•鲍曼,最后一任参谋总长汉斯•克莱勃斯和他的副官布格道夫上将,希特勒的飞行机长汉斯•鲍尔,党卫军小队长赫尔曼•菲格莱因,他是作为希姆莱的代表在元首的大本营值勤的,还有许多其他的军官,下至希特勒的女秘书们、卫队、通讯兵、报务员、绘图员和其他一些勤杂人员。一部分房间被布置成急救诊所,另一部分作为安置遭空袭伤害的伤员、怀有身孕的妇女和约二百名小孩的避难处。他们的数量逐日增加,没多久就人满为患,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