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苏联入侵(第4/26页)

颁布新宪法的同时,纳迪尔加紧粉碎国内的反对势力,主要是不满普什图人统治的其他民族反叛和一些普什图部族的对抗。到1931年底,全国叛乱均为国防大臣马赫迈德平定。1932年11月27日,纳迪尔国王发布著名的《十点政策宣言》,阐释了自己的施政原则。他提出,阿富汗政府须建立在伊斯兰法律原则的基础上,严格禁止酒精饮料,建立军事学校和近代化兵工厂,维持阿马努拉国王同外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修复电报电话线路、改建道路、征收拖欠的税款、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公共教育、改组大国民议会,等等。纳迪尔渐渐显示出不同于阿马努拉的外交风格。他疏远了与苏联的关系,但仍设法与苏联签订了新的中立条约和互不侵犯条约。反之,阿富汗与英国的关系大有改善。纳迪尔在位期间接受的唯一外国援助,就是1931年英国提供的1万支步枪和18万英镑现金。

此举遭到阿马努拉国王时期大臣贵族们的反对。他们指责“英国已悄悄侵入了阿富汗”,主张阿马努拉回国复位。亲阿马努拉派中实力最强大的,当属贵族豪门恰希家族。纳迪尔国王遂将恰希家族的两个重要人物,阿富汗驻苏联大使古朗姆·纳比和他的兄弟、阿富汗驻德国大使古朗姆·萨迪克先后召回国。1932年11月8日,古朗姆·纳比回国不久,遭指控牵涉进企图让阿马努拉回国复位的叛乱阴谋。纳迪尔国王当面斥责纳比谋反,将此案草草结案,纳比被处以死刑。结果王室与亲阿马努拉派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一场暴力连锁冲突。1933年6月,一个号称抗议英国控制阿富汗边境部族的阿富汗留学生,在柏林刺杀了纳迪尔国王的长兄、阿富汗新任驻德国大使穆罕默德·阿齐兹。阿富汗政府随即枪决了一批被认为与此有关的在押犯人。1933年9月,一名阿富汗中学教师闯入驻喀布尔的英国使馆,企图刺杀英国公使。刺客被捕后供认,自己希望能杀死英国公使,迫使英国再度武装干涉阿富汗。又一批犯人被阿富汗政府处决,据信这摧毁了阿马努拉在阿富汗国内的最后一批主要支持者。然而这远不是暴力的结束,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1933年11月8日,在王宫庭院里为学生授奖的仪式上,纳迪尔国王正停下来为一个学生祝贺新婚,坐在紧后面座位上的刺客猛然把那个学生推到一边,向国王开了枪。刺客是古朗姆·纳比16岁的儿子,他特意选在父亲一周年忌日这天实施复仇行动;他成功了,纳迪尔国王当场中弹身亡。事发后数小时,惊魂未定的纳迪尔国王独子穆罕默德·查希尔就被推上了阿富汗国王的宝座。查希尔年仅19岁,此后二十年权力实际执掌在先后担任首相的两位王叔,哈希姆和马赫迈德手里。

1933年到1946年,是哈希姆任首相的时期。他以“第三国主义”的外交政策,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风云。阿富汗努力与英国、苏联等国保持正常关系,还于1934年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轴心国看重阿富汗的重要战略位置,不断在阿富汗拓展势力。德国设法参与阿富汗境内各种水电站、工厂和道路建设,还从事地质勘探;1936年,阿富汗曲棍球队和体育官员参加了柏林奥运会,成为希特勒的座上宾。德国不断渲染阿富汗人是雅利安人的后代,希望在两个民族间架起一座精神之桥。德国和意大利间谍渗透到阿富汗与印度的边境地区,煽动当地部族的反英情绪;来自远东的日本人也不甘落后,在喀布尔开设贸易公司,协助参与赫尔曼德河水利工程,还接收了一批阿富汗留学生。直到20世纪80年代,有几位阿富汗政府高官依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常令世人大为惊奇。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阿富汗宣布中立,坚决希望与同盟国保持友好关系。阿富汗同时驱逐了来自同盟国和轴心国的非外交人员,避免了英苏对阿富汗的潜在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