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王朝的更替(第3/6页)

萨曼王朝大力奖掖学术,招贤纳士。各方学者云集一度在布哈拉的宫廷,在那里求学、研究和著述。闻名于世的医学家兼哲学家拉齐、伊本·西拿(阿维森纳)、博学家比鲁尼、诗人菲尔多西、诗人鲁达基、历史学家巴勒阿米、艾布·苏莱曼等人均在萨曼王朝的庇护下从事过学术活动。比如著名的伊本·西拿,身具“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据说试图将彼时的一切学问加以系统化。他既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又以一位伟大的医学家而著称,另外还是一位诗人;他的《医典》曾对全世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萨曼王朝赞美波斯文化,自命为波斯语及文学艺术的复兴者。王朝除通行突厥语和阿拉伯语外,还规定波斯文为官方通行文字,大力推广波斯语。诗人鲁达基等用波斯语进行文学创作,将伊斯兰教经典、科学和文学著作翻译成波斯语广泛流传。据说鲁达基最出名的一首诗,是应御从们之请,为劝说纳斯尔从赫拉特返回布哈拉而即席吟成。纳斯尔一听到此诗,深受感动,当即离开御座,跨上执勤御卫的马匹,疾奔布哈拉而去;他如此匆忙,竟顾不得换上马靴。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废除了诸多中古时代的陋习,但是并不彻底,蓄奴就被保留了下来。伊斯兰教对此做出了部分限制,即穆斯林不得奴役穆斯林。因此,古代穆斯林贵族的奴隶往往来自于异族的异教徒。在这个突厥人尚未完全伊斯兰化的时代,突厥人是奴隶的理想来源。由于奴隶贸易和战俘,大批突厥人成了奴隶。萨曼王朝在阿姆河各渡口设卡,对奴隶贸易征收税款,还设有固定的奴隶市场,世界各地的商人经丝绸之路云集于此,参与买卖突厥奴隶。经过训练的男性突厥奴隶被称为“古拉姆”,未经训练的称为“班达刚”。萨曼王朝给那些用于军中服役和官府供职的奴隶专门设立了学校,让他们学习。后来,“古拉姆”这个词成为“禁卫军”的代称,突厥人必须依靠军功才能改变自己的奴隶身份。一位成为“古拉姆”的突厥奴隶第一年要以马夫的身份服役,不准骑马,只能穿劣质的衣服;一年后,他可以拥有一匹马和一根鞭子;再过一年,他可以得到一束皮带;又过一年,他能得到一个箭袋和弓盒。以此类推,突厥奴隶一年一年服役,逐渐升职,待遇也会越来越好。到35岁,突厥人才可以被任命为总督。

如此,萨曼王朝渐渐倚重突厥人,突厥人成为禁卫军的最主要兵源;不少突厥人慢慢身居高位,参与萨曼王朝的军政机要。王朝后期,几任国王即位时皆年幼,宫廷实权尽归古拉姆禁卫军的突厥将军掌管,突厥将军成为各省的统治者,形同割据。这时喀拉汗王朝渐渐复兴,屡次击败萨曼王朝军队,重新占领了中亚部分地区。962年,身为突厥人的前古拉姆禁卫军将领、呼罗珊总督阿尔普特金据加兹尼城独立,称雄一方,建立加兹尼王朝。阿尔普特金与他的女婿苏布克提金屡经征战,逐渐占领阿富汗全境。999年,加兹尼王朝与喀拉汗王朝联合出兵,攻占萨曼王国都城首都布哈拉城。末代国王阿卜杜勒·马利克被俘囚禁,后死于狱中;他的国土被加兹尼王朝与喀拉汗王朝瓜分,萨曼王朝从此灭亡。

加兹尼王朝传王统达十六代,历时两百年。苏布克提金的儿子苏尔坦·马赫迈德统治时期(998—1030年),乃是王朝的极盛时期。马赫迈德东征西讨,999年联合喀拉汗王朝军队夹击萨曼王朝,攻陷布哈拉,灭萨曼王朝。接着,马赫迈德与喀拉汗王朝约定以阿姆河为界,平分了萨曼王朝的领土。1006年,喀拉汗王朝军队越过阿姆河,进入巴尔赫平原;正远征印度的马赫迈德回师北上,在巴尔赫平原用披甲战象大败喀拉汗军队,征服了花剌子模。马赫迈德又从波斯西部的布韦希王朝手中夺取赖伊和伊斯法罕,国势达到极盛。马赫迈德曾威胁布韦希王朝:“要派出两千头战象将赖伊的泥土运到加兹尼去。”布韦希王朝的摄政王太后一度回复:“我了解马赫迈德,而且知道他在未衡量一切危险之前,从来不会大动干戈。假如他发动进攻,征服了一位弱女子,这样的战绩有何光荣可言呢?假如他被打退了,他将遗臭万年,直到世界末日。”果然,马赫迈德直到1029年才进攻赖伊,攻占赖伊、伊斯法罕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