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王朝的更替(第2/6页)

纳斯尔之弟伊斯迈伊尔(又译伊斯玛仪)·本·艾哈迈德是萨曼王朝的真正缔造者。874年,伊斯迈伊尔建都布哈拉。伊斯迈伊尔进入布哈拉城时,当地百姓为他举行欢迎仪式,按照突厥人的风俗,将金银洒在他的身上。布哈拉城内穆斯林主麻日祈祷词中不再赞颂亚库布的名字,换成了伊斯迈伊尔的兄长纳斯尔,从此宣告独立。兄弟两人不久爆发阋墙之战,伊斯迈伊尔最终于888年击败纳斯尔,取得了整个河中地区的霸权。伊斯迈伊尔于893年正式立国,名义上仍承认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宗主权,仅向哈里发奉献贡物,报告军务。他效法古代波斯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的宫廷,建立了统一的行政和军事制度,确立了王朝与辖地的隶属关系。哈里发看准机会,积极挑拨萨曼王朝和萨法尔王朝的关系。898年,哈里发突然宣布将河中地区转而授予亚库布的弟弟、萨法尔王朝继任君主阿穆尔。阿穆尔于是要求伊斯迈伊尔归顺,伊斯迈伊尔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剑”。阿穆尔害怕了,放弃了对河中地区的权力,但伊斯迈伊尔执意开战。

900年,萨法尔王朝与萨曼王朝在巴尔赫附近爆发决战。萨法尔王朝大军惨败,阿穆尔沦为阶下囚。据说,阿穆尔的仆人为他被俘的主人煮了一块肉,当他离开锅子去取盐的时候,有条狗想抢这块肉,恰好锅柄落到狗脖子上,狗吓得跳起来,连锅带肉一起拖走了。阿穆尔见状,不禁哀叹:“今天早上我的厨房还需要用四百头骆驼来驮运吃的,今天晚上吃的却仅用一条狗就统统拖跑了。”命运之流转,亡国之悲凉,溢于言表。阿穆尔被押往巴格达,交由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处死,萨法尔王朝仅两世而亡。

萨法尔王朝领有波斯大部、河中地区、阿富汗全境以及印度西部,统治中心设在呼罗珊。萨法尔王朝在中世纪是一个特别的王朝,由下层人民崛起的势力而建立,亚库布自己是铜匠,他的继承者阿穆尔则是驴夫和石匠。这是一个军事化的王朝,政权依靠庞大的军队支撑,国库收入多用于军队开支。宫廷和各地官员均由王室成员和波斯人充任,行政制度效法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同样尊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阿穆尔统治时又下令穆斯林在主麻聚礼祈祷时不再为哈里发祝福,而为他祈祷,并自称是“穆斯林的长官”。萨法尔王朝以波斯文为官方通用文字,宗教活动中用阿拉伯语,倡导学者用波斯语进行文学创作。值得一提的是,萨法尔王朝每年都会派兵保护去麦加朝觐的中亚和波斯的穆斯林,屡屡重金施舍麦加的圣寺,因而享有盛誉。萨法尔王朝灭亡后,仍有3个小邦相继统治锡斯坦,作为萨曼王朝的臣属存在,直至1002年被加兹尼王朝所灭。

新兴的萨曼王朝统治长达120多年,疆域包括阿富汗、河中地区和波斯大部。早在893年,萨曼王朝即大举发兵中亚,进攻突厥人的喀拉汗王朝。彼时萨曼王朝兵锋正盛,连续击溃突厥军队,相继攻克苏坎特、怛罗斯等城市,占据费尔干纳,迫使喀拉汗王朝将都城迁至喀什噶尔,这一事件的意义十分深远,它标志着中亚伊斯兰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开启了突厥语族伊斯兰化序幕。极盛时期,北方的塔什干,东北方的费尔干纳,西南方的赖伊(即今伊朗首都德黑兰),都在萨曼王朝的统治之下,王朝的实际影响远至喀什噶尔。随着萨曼王朝的征服,伊斯兰教在河中地区和费尔干纳北部得到广泛传播,大量原本信奉萨满教与拜火教的突厥部落改奉伊斯兰教,中亚伊斯兰化在此期间完成。

萨曼王朝不仅崇尚征服和武功,同样崇尚文化。这个王朝的所有君主都致力于波斯民族的历史与艺术发展。萨曼王朝的都城布哈拉成为学术与文化的中心,昌盛程度足以与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相媲美。布哈拉兴建的宫殿富丽堂皇,是萨曼王朝的建筑珍品;规模宏大的皇家图书馆藏书丰富,收藏有《古兰经》珍本和各学科的手抄本,堪称学术宝藏。时人言,图书馆中收藏着“大多数人连书名也不知道的许多书籍,还有许多过去没有见到过,以后也未见到的其他书籍”。撒马尔罕兴建的大清真寺、伊斯兰经学院和天文台,亦是文化高度发展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