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有限目标的防御战(第2/3页)

战争初期,由于腓特烈大帝已做好了战争准备,他便具备了某种优势。这种优势为他攻占萨克森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由于萨克森是其战区的一个非常自然的补充部分,所以它并未削弱腓特烈大帝的军事力量,反而增强了他的军事力量。

在1757年战局开始时,腓特烈大帝曾想继续进行战略进攻。这在俄国人与法国人到达西里西亚、萨克森和马克战区之前是可能的。但是,腓特烈大帝的这次进攻失败了,他只能在战局后期采取防御,将军队从波希米亚撤出,从敌军手中夺回自己的战区。当时,他是用同一支军队先向奥地利发起进攻再夺回自己的战区的,而这样的优势是防御为他提供的。

1758年,敌军已经缩小包围圈,而腓特烈大帝的兵力比敌人弱小,但是,他还是在摩拉维亚发动一次小规模的进攻。他想在敌军尚未准备好进攻前攻占阿里木次,不过,他并非要长期占领这个地方,也不是要将它当成继续前进的基地,而是想要将它当成对付奥地利的堡垒,并作为反击时的营地。

这样做不但能够迫使奥地利集中兵力收复该地区,甚至还能够迫使它不得不为此进行第二次战斗。不过,腓特烈的军事行动失败了,于是他便放弃再度发动进攻的想法。因为,他明显地感觉到敌我兵力对比的巨大差距。

他最后将兵力集中在萨克森和西里西亚,试图用作战线较短这个条件为受到威胁的地点突然增加兵力,如果会战不可避免,他就参加会战,如果有机会便进行小规模入侵,然后静静地等待有利时机的到来。

这是腓特烈大帝的作战计划。从整个计划上看,腓特烈大帝的目标越来越消极。因为他已经发现,与其付出高昂的代价来获取可能的胜利,倒不如力求付出较少的代价来应付局势。

对他而言,这个时候时间是最为宝贵的,保持原来占有的地方是最为重要的。他越来越重视土地,甚至冒着危险进行真正的单线式防御(亨利亲王于萨克森的配置和国王自己在西里西亚山区的配置都可说是单线式防御)。我们在他给达尔然斯侯爵的信中可以看到他盼望冬营的迫切心情,以及当他的军事力量没有受到重大损失就进入了冬营时的快乐心情。

对此,我们认为,单纯从这方面来责难腓特烈大帝,只看到他的勇气减弱,是无法作出客观判断的。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崩策耳维茨营垒、亨利亲王在萨克森的阵地与腓特烈大帝在西里西亚山区的阵地,早已不是可以依托最后希望的手段,像拿破仑这样的伟大统帅很快便冲破这样的阵地。不过,我们也要注意,这是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战争已经不同以往了,它是由一些不同于以前的力量进行的。当时发挥作用的阵地如今已经不再起作用了,同时,现在人们还要考虑敌人的敌人,而在当时,就连腓特烈大帝自己也认为对付敌国军队、道恩和布图尔林这些人的手段并非什么高超的手段,却也是最高的智慧了。

结果证明这种看法是对的。腓特烈大帝通过等待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且让自己的军事力量避免与敌人激战而元气大伤的危险。

1812年战局开始时,跟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战争中同敌人的兵力相比,俄国人和法国人的兵力对比更加不利。但是,俄国人却在战局进展过程中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兵力。

对拿破仑而言,整个欧洲在暗中都是他的敌人,他的力量已经发挥到了极致。西班牙战事让他心慌意乱,而幅员辽阔的俄国让俄军能够向本国腹地撤退,以最大限度地削弱拿破仑的军队。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法国的行动(亚历山大皇帝不媾和或他的臣民不叛变,法国的进攻又怎么会成功呢?)不顺利,那么俄军就有可能发动猛烈的反攻,这种攻击可能造成拿破仑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