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世界上最伟大的士兵 (南昌战役)(第4/16页)

火力掩护一结束,日军步兵开始发起冲锋,钱之根看到前面约四百米左右的阵地上已经出现了日本兵。

见敌人冲了上来,五十一师炮兵营立即进行试射,同时重机枪也开了火。五十一师所在的阵地位于丘陵之上,部队顺着山势,从山前到山后,挖了十几条长长短短、弯弯曲曲的战壕工事。由于丘陵植被稀疏,仅有几排大大小小的松木,因此站在战壕里的官兵视线非常开阔,射击效果也比较好。趁被打击的一路日军趴下隐蔽的空隙,炮兵营又调转炮口对另一路日军射击,暂时将对方的凶猛攻势遏制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整顿好的日军重又发起进攻,这次火力更猛,阵地上硝烟弥漫,飞弹如雨。

情况变得异常紧急。副师长李天霞亲自督战,他果断把预备队调上来,组织五十一师对敌发起反冲锋。冲锋号响过之后,战壕内除轻重机枪组留下掩护外,其余官兵全都拿着枪和手榴弹冲了出去。激战中,钱之根腿部受伤,但他自己却毫无意识,直到排里一名士兵看到鲜血不断从他的裤腿渗出,一检查,才发现大腿膝盖上方已被子弹贯穿。

士兵将钱之根背回了阵地,由担架队简单包扎后抬到战地医务所进行治疗。直到从阵地上下来,精神得以放松,钱之根才感觉到自己的左腿剧疼难忍,无法动弹。

当钱之根撤下来时,他所在的排因伤亡同时抬下来的就有二十多人。虽然当天五十一师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但战斗确实打得非常激烈艰苦,前敌总司令罗卓英判断高安处境孤立,防守难度太大,而从南昌一线撤出来的其余中国军队又均情况不明,第七十四军已经成为唯一有力的战略预备军。为保存七十四军的战力,他给俞济时打去电话,指示七十四军撤出高安。

南昌战役总体上是敌胜我败,但即使在兵败如山倒的状况下,七十四军仍不失英雄本色,他们两进高安,既攻得上又守得住,成功完成了阻敌西进的任务,称得上是战役中一大难得的亮点。4月10日,蒋介石对七十四军特电嘉勉:“余对此役(高安之战)之捷,至属兴奋,全国民情舆论,尤深鼓舞。”

一周后,军委会对南昌失守的战局形势发表谈话,声称南昌战役“已达到消耗战的目的”,而南昌是中方主动放弃的,放弃之后,不但于抗战形势毫无影响,而且“反为有利”。

有利不有利,光自己说没用,得看别人如何评判。已从重庆出走的汪精卫在香港《南华日报》上发表谈话,声称南昌的陷落,“是日军的大胜利”。

蒋介石看到后十分恼火。此时军委会判断赣北日军尚处于分散状态,若能予以奋力一击,收复南昌并非没有可能。对南昌发起的反攻战由此展开,4月20日,七十四军各部奉命东渡锦江,直取高安城。俞济时采取的进攻策略是三路夹击:五十一师从正面突进,五十八师侧翼掩护,五十七师负责迂回。

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已兼任七十四军副军长,加之生病住院,遂由副师长李天霞代理师长。五十一师拥有在高安两进两出的经历,对高安外围的地形和工事颇为熟悉,当地一半是丘陵,一半是平地稻田,可以借助其中的空隙,插入日军据点的侧后方进行巧妙攻击。很快,在李天霞的指挥下,五十一师就攻下了日军在城外的4个据点中的3个。

驻守高安的是日军一〇一师团所属的两个步兵联队。发现中国军队兵临城下,且出动的是大部队,他们急忙组织反击,但仍无法遏制对方的攻势,至4月23日,七十四军已对高安城形成完全包围。

与此同时,实施迂回的五十七师也突进西山万寿宫。万寿宫设有兵站,是高安与奉新之间公路交通的咽喉,日军增援高安的部队及其后勤补给都需要从这里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