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世界上最伟大的士兵 (南昌战役)(第3/16页)

3月27日,南昌陷落,但这时七十四军已经集结完毕。军长俞济时一声令下,五十一师和五十七师同时夹击,日军立足不稳,在多处阵地被突破后,被迫将刚刚到手、都还没捂热的高安城拱手相让。

退出城后,日军一一一旅团并不甘心,稍事整顿便又向高安一线阵地发起试探性攻击。3月29日凌晨,日军故技重施,以两个中队搭配八辆坦克的方式,企图再次从三〇六团阵地撬开缺口。

有坦克助阵,看似很有气势的样子,但步车之间的协同性要求也很高,简单点来说,就是车离不开人,人离不开车。坦克车的视界有限,为保持行进秩序,日军坦克群在行军过程中,往往会在公路两侧插小木棍,一根棍上挂一张白纸条,每隔五十米插一根。不过在枪弹纷飞的前线,没有坦克兵会气定神闲地跑出来插木棍,坦克与坦克之间的配合,坦克与步兵的配合,都依赖于平时的训练。

在淞沪战役和兰封战役中,中国军队也有坦克参战,但因为缺少步车协同作战的训练,往往坦克一上战场,步兵就不予掩护,说你有装甲护身,怕什么,冲啊。于是坦克只好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直到全毁为止。

日军经过战前训练,协同性上要好得多,然而也是临时搭配,所以一样有办法打得它乱套。当守军看到步车冲锋时切忌慌张,更不要乱放枪,坦克要过就让它过,重点是截住后面的人。待敌方步兵进入有效射程,便用轻重武器一齐开火,一旦人车脱离,其冲锋效果就会大减。

通过上次的激战,三〇六团已有类似经验。团长卢醒沉着指挥,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见坦克不好使,阴招便出来了。3月30日,日军一一一旅团出兵对三〇五团二营发起进攻,并在战斗中施放了毒气弹。

中国正规军队也有一定的防毒面具配备,但型号单一,而戴防毒面具必须选对型号,也就是敌人用哪一种毒气弹,就得戴哪一种防毒面具。打个比方,对方用芥子气毒气弹,戴防催泪型的面具便没有太大作用。

就是这样的面具,由于数量不足,很多士兵还领不到。大多数情况下,各部队都只能土法上马,让大家自喝尿水,以减轻中毒症状。

日军所使用的毒气弹,催泪型和催嚏性毒气弹占很大比重,有时还会夹杂以烟雾弹,其目的在于扰乱对方阵脚。比如毒气弹如果落到甲连阵地,甲连士兵在惊慌之下就可能向乙连阵地跑,反之,如果落到乙连阵地上,乙连同样会有部分士兵向甲连方向跑,这样就会给守军的指挥系统造成混乱,日军可趁势攻入。

在当天的战斗中,二营中毒者达一百五十多人,但严格的战场纪律并未使部队因此发生混乱,他们拼死守住了阵地。

英雄本色

除了催泪型和催嚏性毒气弹外,更为狠毒的是芥子气毒气弹,轻者使人昏迷,重者致命。3月31日,日军对位于司公山的三四七团二营阵地施放毒气,毒烟笼罩了防守阵地,该营百余官兵中毒,连长戴天猷、陈云章毒重身亡。

大多数芥子气毒气弹并不能立刻使人毙命,但它会让人在吸入后30分钟内陷入中毒昏迷的状态,这时候戴着防毒面具的日军就可以趁势冲入和占领阵地。得知阵地一角被日军突破,五十八师一七四旅旅长劳冠英急忙派援兵进行堵截。

援兵赶到时,毒气已经消散,官兵们上好刺刀,几经冲锋肉搏,终于将敌军击退,阵地重又转危为安。

自4月1日起,占领南昌的日军第一〇六师团主力逐渐转向高安方面。一一一旅团得以全力出击,其前锋一个大队朝高安正面的中方五十一师阵地猛扑过来。

已经来到前线快一个星期的钱之根终于轮到打仗了。日军炮弹不断从他的眼前飞过,随后散落在阵地各处,同时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咯咯咯”的尖啸声也分外刺耳,直接对中方阵地进行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