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部规秀的阵亡报告中,冈部直三郎大将有这样一段请求:“阿部中将在战场上被敌弹所毙,其生前即以此为武人之本怀也。考虑到其生前拔群的武功,希望追认该中将为陆军大将。”

日军素有战死后晋升一级或两级的做法,例如,1942年被我大别山守军(第21集团军)击毙的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塚田攻大将,被击毙时军衔就是中将,其大将军衔是死后追晋的。

然而,阿部规秀死后,却并未获得追晋,其原因何在呢?

畑俊六的批示

在这份资料上可以看到端倪。就在冈部申请为阿部追晋的报告上方,可以看到侵华日军总司令畑俊六的批示:“铨议认为困难。”

铨议,即对晋升进行的评估会议,这段批示说明对阿部的追晋曾有过讨论,但最后没有被批准。

经过对资料的研读,原来阿部规秀没有被追晋的原因,是他获得中将军衔的时间太短了。阿部规秀被晋升中将军衔是在1939年10月2日,仅仅一个月后就被击毙,如果猝然晋升大将,军内无法接受。

不过,铨议的结果决定给阿部规秀“勋一等”的荣誉,并厚加抚恤作为补偿。

这……可真有点儿不公平。

嗯,老萨,您这是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呢?

老萨是站在八路的立场上说话啊。您看,人家第21集团军击毙一个中将,一转眼就变大将了,俺们第18集团军击毙一个中将呢,结果还是中将……

您说这公平吗?

有位朋友对击毙阿部规秀向老萨提供很珍贵的线索。这位朋友,就是《1944:松山战役笔记》一书的作者余戈。他就击毙阿部规秀的过程向老萨提供很珍贵的线索。

和这位老哥初次见面就把兄弟给震了——大伙儿说余戈你干吗这么朴素啊,用个皮包边儿都快磨飞了,别是“文革”时候留下的东东吧?

余戈一乐,哦,这是当年的战利品,日本鬼子的作战图囊,我拿到买下来以后用了两只老母鸡熬油擦出来的……

大伙儿顿时刮目相看,不是冲余戈,是冲那皮包。

雁宿崖—黄土岭战役地图

余戈写东西有个特点,要去真实的地点,去了解真实的情况。

于是,有一天,余戈要写阿部规秀,他就去了黄土岭,那是这个日军中将击毙毙命的地方。结果,就碰上了一个与阿部规秀有过“亲密接触”的中国农民。

慢,先别说余戈,咱先把阿部规秀阵亡报告里面另外一个事儿多写一笔。总是说日军报战损有水分,这回我们看看这“水分”到底是怎么加进去的。要说,日本人还真是东方民族,这四书五经未必学到真谛,这“春秋笔法”,老萨算是服了,实在令人佩服。

要说的就是围歼辻村大队的雁宿崖之战。

知道击毙阿部规秀的人不少,知道雁宿崖之战的却不多。但是,如果没有雁宿崖之战,阿部规秀就不可能出现在黄土岭上。正是因为雁宿崖之战歼灭了阿部规秀一个大队,打疼了这个“山地战专家”,才将其引到黄土岭来,落入聂荣臻的重围。

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北支治安战》和《驻蒙军战史》的记载,1939年,阿部规秀部独立混成第2旅团接替110师团部队防守河北涞源,随即计划对涞源以南以阜平为中心活动的八路军聂荣臻部北岳军分区进行打击。黄土岭之战就是在这祥的背景下爆发的。

当时,涞源与阜平之间,中日两军的控制线基本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不远就是涞源县城,县城以南3公里的李花村有一个日军据点。日军记载涞源县在李花村以南的面积大约三分之一,其中多山地绝壁,八路军据此多次袭击日军运输部队,被称为“敌性地区”。紧靠长城南侧的银坊、倒马关、司各庄等地均为八路军根据地。越过长城线,就是八路军北岳军区的中心阜平、唐县(白求恩大夫殉职的地方)、行唐等地,也就是阿部规秀的主要攻击目标。这里的长城属于内长城,继续向西不远,就是晋冀省界,再向西,就是著名的平型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