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大战肉弹十勇士(第3/5页)

那么,这一仗真的是杨靖宇打的么?

在有关杨靖宇的文献中,没有找到明确记载这一战斗的内容。但是,战斗发生的时候,杨靖宇的确就在战场附近活动。抗联第1军史料中记载:“一军司令部于1936年1月上旬,经通化英额布和二密河,回到金川河里根据地。”这说明,日军的情报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

根据杨靖宇的警卫员王传圣回忆,杨靖宇将军这段时间的活动大致清晰,如果对照日方报道来看,竟然颇为吻合。

当时随杨靖宇行动的抗联部队,是第1军司令部和1师主力(1师师长程斌带3团在桓仁活动),共千余人,日军描述其为两百人大约是为了避免在舆论上造成太大影响。他们在这次通过英额布和二密河的转移中,的确和日军发生了交战。部队从桓仁出发后,还没走到英额布就被敌人发现了,遂迅速出山到达大泉源附近。

这次被发现过程十分戏剧化。当时这支部队走过一个叫做响水河子的地方,路边有几个老房框。休息的时候,十几个战士跑到那里去小便,忽然发现里面居然埋伏有敌人!

不过,这伙埋伏的敌人十分奇怪,竟然被战士的尿浇到了脑袋上也不吭一声,乖得不得了。

战士马上报告了军部,杨靖宇下令不理他们,不要响枪,继续前进,目标是沟外的大泉源。事后,抗联的老战士判断,这伙敌人是讨伐队负责堵截的小股伪军部队,看到这样大队的抗联不敢开火。但是,抗联部队当时行进在狭窄的山道上,如果响枪就可能被闻讯赶来的日军讨伐队大队堵截在不利的地形上形成重大伤亡。于是,双方采取了井水不犯河水的做法。

可能《朝日新闻》中提到这支抗联部队突破桓仁以西的包围圈,指的就是这里。这支伪军后来向日军报告了杨靖宇的动向,但当时杨的部队已经到了大泉源附近。

在大泉源附近,抗联部队与携带大炮的日军讨伐队相遇,杨靖宇先派出一个冲锋队,绕到日军背后打了一个突袭,随即走小路转向通往二密河的要道快大茂子屯。这次他遇到的,可能就是日军福田中队和指导官松井率领的伪满军,由于抗联撤退了,日军称之为“溃逃”,然而……

到达快大茂子后,杨靖宇派两个小分队占领两侧制高点,派人对村子进行侦察,发现村里住了敌人,正是追击他的敌军。于是抗联用机枪火力封锁村东、村西大道,对村中敌军开始了围歼。这场战斗敌军为“桓仁县警察大队”和“一个中队的日本守备队”,正与福田中队和松井率领的伪满军符合。此战伪军先逃,日军被逼到一个坟地里损失惨重。抗联活捉了几名日本兵,还缴获了两挺机枪一门炮。

这样,此后“肉弹十勇士”和杨靖宇部交战时,福田中队无影无踪的原因也就找到了,因为他们已经在前面的战斗中被打垮,如何还能来救援。

此后,杨靖宇怎样大战“肉弹十勇士”呢?

很遗撼,没有记载了,只有短短的一点影子。王传圣记得此战后部队沿着喇咕河向英额布方向前进,途中与一支小股敌军交手,战斗中警卫1团徐(光)团长负了伤。

看到这里不禁苦笑但是又没有办法,王传圣在快大茂子之战后被作战参谋高大山派出去找吃的了,他不知道此战的详情。王传圣干这个很厉害,1939年杨靖宇负伤,王传圣在江边随手一枪就打了一条四五斤重的大鱼给军长炖汤(当然挨了一顿狠批)。这一回他摸到附近的小屯堡,买到四只野鸡和半口袋粘火烧,让军部的人员足足开了一次荤——暗暗叹息,杨靖宇最后的日子里,王传圣已经升任少年铁血队政治教导员了,不在他身边。否则,以他的干练,搞几只野鸡来,杨将军就不会遇到有钱买不到吃的,被迫暴露身份的情况了。也许,那样整个抗联战史都会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