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师团在日军中号称“丛林战之王”,打遍马来亚、新加坡罕逢对手,1942年把史迪威和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部队打得北走印度的日军中,这个师团是绝对主力。因此,孟关战役对中国军队来说,不但是找回自信的一战,而且是复仇和雪耻的一战。

然而,18师团不愧是日军的一个王牌师团,尽管遭到重大损失,但一路撤退,日军仍然节节抵抗。哪怕是负伤的残兵也各自为战,拼命阻滞远征军前进的步伐。而日军缅甸方面军也很理解这个师团的重要性,先后为它补充官兵达15次之多,以至于日本投降的时候,18师团很多部队里已经一个原来的军官都没有了。日军的这种拖延战术,是为了让其师团主力在得到补充后,能够集中兵力固守瓦鲁班以东的坚布山,以保持河谷东半部,特别是孟拱和加迈两大要点。

孟拱是胡康——孟拱河谷的出口,日军第18师团的补给基地,缅北铁路由此经过,地位重要。若能攻占孟拱,日军在缅北的第33军将被拦腰斩成两段。

盖有18师团关防大印的明信片后来成了远征军给来访客人最好的礼物之一。赵振宇上校早年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他给自己原来在北大,现在西南联大工作的老师们每人都寄送了一份这种礼物,表示师恩难忘,恐怕也不乏炫耀战功之意。那年头要哪个教授有这样一个学生,大概感觉跟教出一个刘翔来差不多吧?

3月14日,远征军发动孟拱战役,试图打通整个胡康——孟拱河谷。装甲兵团奉命配合新22师正面进攻日军坚守的坚布山要隘。日军在这里花费一年时间,修筑了坚固的永久半永久防御工事,将其称为“三角山要塞”。双方在这里的战斗十分激烈。崎岖的道路迫使中国远征军的战车经常不得不在泥泞小道上蹒跚行驶,而无法如操典上要求的那样组成相互掩护的战斗队形。注意到这一点的日军常常集中火力在开阔路段攻击中国装甲部队,因为在这里的中国战车如果遭到打击很难向前后的羊肠小道疏散。除此之外,日军不断设置诡雷,在路面上伐倒大树试图卡住坦克的履带,甚至焚烧坦克即将经过的丛林。其最恶毒的招数是使用能够贴在战车钢板上爆炸的磁性手雷和自杀式的“肉弹攻击”。

胡康河谷地图

孟拱河谷地图,与上一张图合在一起就是胡康—孟拱河谷的全图。

在这样的阻击下,坚布山山口一战中,装甲兵团先后有8辆战车被毁,大部分受创于磁性手雷和地雷。日军此战也付出重大代价,第55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管尾少佐阵亡,被迫放弃阵地后撤。

当时在缅甸采访的中国著名摄影记者王小亭,在杰布山口也亲身遇险。当时,他正在采访美军麦支队的Q. 戴维德,忽然看到几名日军从路边树丛中钻了出来,不顾一切地扑向正在路中间的一辆M3A3战车。这些日军每人身上绑着6块苦味酸炸药,贴上中国坦克就拉响炸药,把自己炸成碎片,也炸穿坦克的装甲。王小亭曾以拍摄《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而著称,但在坚布山口没有拍下哪怕一张照片,估计是过于震撼了。

坚布山战斗中,中国步兵乘车前进,一方面可以获得战车的掩护,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视野不良的战车提前发现来袭的日军。

不过,中国人的聪明可算没得说,很快就找到了对策。李九龄回忆,第1营曾被日军的磁性雷摧毁了两辆坦克,几天没敢出击。但他们最终想出了办法,专门赶制了一种铁丝网,离坦克钢板10厘米架空焊接在装甲表面。日军的磁性雷和“肉弹攻击”因此无法直接贴在钢板上爆炸,威力锐减,就此失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