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5/6页)

赵家寒门有寒门的规矩,香月奶奶把平时过年才能吃到的白面饺子用筷子夹着,一个个填到赵香月嘴里,人说滚蛋饺子迎客面,女人出嫁不就是滚蛋吗?

吴家的花轿穿过吴家看热闹的人群,在写着“吴家”字样的牌楼前狂舞。

赵家的花轿穿过赵家看热闹的人群,在写着“赵家”字样的牌楼前劲扭。

两顶花轿同时经过各自姓氏的牌楼,在各自秧歌队的簇拥下,一齐来到虎头湾广场的高台前。这时,吴乾坤和赵洪胜早就并排站在了高台两侧的矮台之上。

赵洪胜一抱拳:“吴兄,令千金出阁,恭喜啊!”

吴乾坤也一抱拳,眉头一皱:“多谢!怎么,你们赵家也办喜事?”

“那是!你嫁闺女我嫁妹子!”

“妹子?你妹子不是早死了吗?”

“我赵姓一族不分贫富,只要是同辈的都是兄弟姐妹!赵香月伺候玉梅多年,今天她要嫁人,我就当是我亲妹妹出阁!”

“噢,为了借喜气,你可真够下本儿的,连穷鬼的喜事你这个族长都包办了?”

“这算得了什么,吴兄把自己的亲闺女嫁给了个瘸子,本儿下得比我大啊!”

吴乾坤脸色一变,冷哼一声。赵洪胜占了上风,微微冷笑。

说话之间,吴赵两支秧歌队分别在乐大夫吴天旺和赵大橹的指挥下,翻腾飞跃,闪转挪移,各自围着各自的花轿,很快在人群中打开了场子。

吴天旺虽然瘸,可今天格外精神。赵大橹春风得意,更是英姿飒爽。

锣鼓声声,笙簧齐鸣,一阵紧似一阵,吴赵两家两支秧歌队,恰如二龙吐珠,擎天舞地,腾云驾雾一样冲向旗杆上的彩球。

吴天旺向吴若云的花轿里喊着:“大小姐,稍微等会儿,等我把赵家的乐大夫踢到海里边去,把绣球摘下来,咱们就拜堂!”

花轿里,吴若云无奈地摇了摇头:“悠着点儿,别逞能,小心别伤着自己。”

吴天旺仿佛根本没听见,他高声唱起秧歌调:

马甩子一甩登上场,扭落了太阳吼月亮,装闺女的扭成了麻花腰,演小伙的吼出了叫驴腔!

锣鼓震天,掌声雷动,吴姓的族人叫好声一片。

赵大橹人高马大,马甩子一挥,令人眼花缭乱。他一个箭步蹿到赵香月的花轿旁,探头大叫:“香月,瞧大橹哥的好吧,吴家的乐大夫是个瘸子,哥我一个拳头就能把他打趴下!”

花轿里,赵香月急忙劝道:“大橹哥,斗秧歌可别斗出人命来!”

赵大橹眼瞪绣球:“那得看哥摘绣球的时候,姓吴的有没有人上来找死!”

赵大橹说罢,挥动马甩子令秧歌队停下鼓乐,也高声唱起乐大夫调:

马甩子一甩舞乾坤,敢上那九天揽星辰,彩扇耍得就像蝴蝶翩翩飞,鼓声脆得比黄瓜打驴都过瘾!

赵家族人的笑声此起彼伏,就像大海里的波浪,汹涌澎湃。

此时此刻,赵洪胜和吴乾坤,你瞪着我,我瞪着你,互相以眼神较着劲,以气势抖威风,谁也不服谁。

两支秧歌队由文斗开始,先比秧歌调,再看扭秧歌。一对一地比试着。赵大橹的马甩子上下翻飞。吴天旺的马甩子左右开弓。这里边的规矩是甩子不能打着人,一旦碰上了,文斗立刻改武斗。

看那架势,赵大橹和吴天旺都有挑衅的嫌疑,所以他二人的一招一式,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恰在这时,一辆鳖盖小车顺着海边的土路驶来。声声喇叭顿时让鼓乐声乱了节奏,也分散了众人的注意力。吴家花轿里的吴若云、赵家花轿里的赵香月,同时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

只见随着一声打开车门的脆响,戴着前进帽的司机低着头跑向车的另一侧,恭恭敬敬,弯腰拉开车门。车门开处,先是崭新的皮鞋踏在了地上。继之,西装革履,戴着墨镜与礼帽的人走出来。走出来的人一个箭步蹿上了高台,将礼帽摘了下来,又摘掉了墨镜,此人正是海猫。他比三年前白皙了许多,从满脸高粱红的乞儿变成了干净利落的翩翩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