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985年10月7日(第3/18页)

1977年6月2日,迈耶中将向陆军参谋长伯纳德?罗杰斯上将提出了建立特种部队的设想。

这支部队将是反恐的主要力量。由于它要处理最复杂的危机局面,所以它要具备其他部队所没有的作战能力。它将由三个作战中队和一个支援中队所组成。它的成员要经过精挑细选,要特别成熟、勇敢、坚强,具有生理和心理应变能力,要能对各种危机形势,包括对他们本人构成的直接危险,作出适当的反应。

1977年11月19日,陆军正式组建了特种部队,不过两年之后,与部队所肩负的使命相关的战术和作战程序才得以完善。

为了对这支部队进行最后的验收,在佐治亚州斯图尔特堡的亨特陆军机场举行了一场军事演习。演习于11月4日(星期日)凌晨结束。特种部队完成特殊使命的能力得到了验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举行这次演习的时候,一群暴乱分子进入了美国驻德黑兰的大使馆。很快大使馆里的所有人——总共53人——都成了新成立的、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伊斯兰革命政府的人质。

这场危机持续了444天。这次事件使美国政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是在能否有效对付恐怖事件方面的一次可怕而痛苦的教训。美国面临着种种风险、窘迫、矛盾、法律问题、别国介入问题、主权问题等等;没有什么简单的解决办法。我们所面临的,实际上是一种战争行为,可是在这种规模的“战争”中,重型武器难以施展,同时也会造成过量杀伤。此外,还有人质问题。我们想采取一些行动,使形势朝着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但是,采取什么行动呢?

这支部队的射击手和操作手,也许是世界上同类部队中最优秀的,可是它还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没有指挥机构,没有参谋人员,没有战斗支援部队。使事情变得非常复杂、令人失望的是,在伊朗没有支持营救行动所必需的情报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处于两难境地的吉米?卡特总统决定采取行动,营救53名人质。陆军特种部队理所当然地成为伊朗营救行动的核心力量。

以色列人突袭恩德培机场的行动是个可效仿的典型……它的策划、领导和袭击方式都令人赞叹,但它的实用性不强。对德黑兰进行突然袭击的困难比较大。对恩德培的袭击只是对一个机场的袭击。袭击者可以迅速着陆,对恐怖分子出其不意地采取行动而不被发现。德黑兰是一个大城市,有数百万人口,处于一个幅员辽阔的敌国境内数百英里的腹地。要让一支能有效运作的部队进入德黑兰、进入大使馆而不被发现,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接下来悲剧就发生了

詹姆斯?沃特少将被选来领导这次营救行动。他有一支能力非凡的特种兵部队,但仅此而已。他实际上必须白手起家,建立一个高效的具有指挥、控制和情报支援功能的司令部——选拔和训练司令部成员,制定行动计划,挑选支援部队,训练完成突击任务的部队。

如果特种部队能够进入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他们肯定能够展开营救行动。但是,把他们运送过去并把他们接运回来,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它意味着要在愿意支持美国营救人质努力的国家建立中转基地,还要在伊朗境内建立支援基础设施。首先需要的是机场,以便用直升机转运C130运输机上的突击部队,负责在机场和靠近德黑兰的降落场地之间运送部队,另外还要有卡车在降落场地附近接应。

除此而外,还需要几架C130运输机以及能够进行“无线电静默”飞行的机组人员,于夜间飞抵沙漠机场。要有可靠的直升机中队负责在机场和德黑兰之间接送突击部队。

在各个军种中还找不到能够完成这项使命的部队。吉姆(詹姆斯的昵称)?沃特只好亲自组建、装备并训练这支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