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4/5页)

“看不出来,俺哥的同学还真行!是沾你村长爹的光吧?”

“没有,没有,是俺自己争取来的,况且在别人眼里,这可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啊!”

“那你用什么办法争取的呀?”

“俺在大杨庄几百口子人面前讲了好大一阵子才争取来的。”

“那你说说,都讲些什么呀?”

“大爷大娘,叔叔婶子,还有各位兄弟姐妹们:感谢大家对俺的信任!刚才俺爹说了,咱们苏北要打仗了,要打大仗了,咱们不是部队的人,不能拿枪握刀真枪实弹地和敌人干,但是咱们可以支援他们呀……”

云林挺胸抬头,红着脸把那天他在动员会上的发言复述了一遍。英子看着云林一本正经的样子,捂嘴哧哧笑个不停。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半个时辰过去了。

云林知道,到了该说心里话的时候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来的路上他不知练习了多少遍,可一旦要说出口,云林的双腿立马哆嗦起来,嘴巴好像也不听指挥了。“不行,今天不说,不知道今后什么时间才能有机会呢!”云林又掐了两下自己的大腿,双腿不再颤动。

“英子,俺有句话想了很长时间,今天想说说!”

“说吧!”

“俺,俺,俺有个想法——”云林再次哆嗦起来。

“如果你没有想好,等下次见面再说也不迟!”

“不行!俺今天就想说。”

“那就说吧!”

“俺有个想法,等俺完成支前任务回来,俺想让爹托人来,来,来——”

“你看你这人,平时说话都挺利索的,这次嘴里怎么像含着两颗大枣。”

英子好像预料到云林要说什么似的,脸上升腾起一片红晕。

云林期期艾艾地憋了半天,终于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俺想让爹托人来,来提亲。”

“你说什么?”

“提亲。”

清清楚楚听到这两个字的英子一下子傻在那里,片刻之后捂脸跑进了堂屋。

这一次,云林没有半点迟疑,立即跟随英子追进了堂屋,把之前赶集时买的一条漂亮的红围巾塞到了她手里。

英子忸怩地接了围巾,脸蛋一下子红得像个苹果。

两只喜鹊在梧桐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院里的空气闻起来既甜蜜又惆怅,云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恋恋不舍地走出了英子的家……

支前队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

为欢送八十六名支前队员,村长杨敬禄特意安排了锣鼓班,砰砰嚓嚓,热闹喧天。这天一大早,支前队在村头晒谷场上集合完毕,大家齐齐整整站成两排,一排担架队,一排运输队,队员们个个站得笔直挺拔,气宇轩昂。站在前面的云林和两个分队长文华和青山还戴上了大红花,宛如结婚入洞房的新郎官一般。晒谷场上人山人海,天真的孩子们开心地绕着支前队员转来转去,从头看到脚,又从前看到后,见每个支前队员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神情,稍息立正做得有模有样,羡慕得他们恨不得立即长大,能够随支前队一同出发。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支前队员的父母们心疼和担心自己的儿子,他们清楚这次支前的危险性不同以往,站在队伍前面个个直抹眼泪,一遍遍叮嘱儿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好好地去好好地回。在成家的队员身边,媳妇们恋恋不舍,一会儿帮扯扯袖子,一会儿又帮整整背包,心灵手巧的女人还趁机将做好的布鞋塞进自己男人的背包里。杨全英虽然笔直地站着一动不动,但眼眶里早就泪水汪汪。他的几个孩子不是抱着他的腿就是拉着他的手,舍不得他离去。

“嘟,嘟——”支前队长云林吹响了哨子,乱哄哄的晒谷场立马安静了下来。

“好了,时间到了。”

云林出列,站在两排队员前面开始讲话:“各位老少爷们,我们这次出门,是去干正事,干大事,干好事的,一人支前,全家光荣。”慷慨激昂的演讲刚刚开始,立刻引来乡亲们的阵阵掌声,“我们支援解放军去把国民党部队赶走,只有这样,村里的人才能过稳当的日子。我们这次去,时间可能会长一点,说不定要两三个月。俺们走了,你们谁家有困难就去找村里,他们会把大家照顾好的。在这里,俺代表队员们向大家表个态,出门在外,俺们几十个人一定不会辜负村里人的希望,一定为我们大杨庄争口气,不但完成好出后勤的任务,也会注意安全,顺顺利利地去,平平安安地回,请大家放宽心!”云林说完,向大家敬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