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3/5页)

从新安镇赶集回来,云林看到大舅来了。宿北一带的风俗,老娘舅为大。已经晌午了,云林娘收拾了三四个菜,杨敬禄正和大舅两人细斟慢饮。

“大舅来了。”云林赶忙打招呼。杨敬禄让儿子也坐下来陪大舅喝几盅。

大舅家离这里并不远,七八里路。两个村虽然路途不远,但大舅家属邳县。“大舅,你怎么有空来了?我们这里都在忙着报名支前呢,你们那里是什么个情况?”云林快人快语。

“俺就是到你们这来看看什么情况。俺们那里也是一样,天天在动员支前。看来这次是大范围动员,各县各区都一样啊。俺还能跑得动,也报了名呢。”

大舅五十多岁,看起来身体还算硬朗。

“二舅家情况咋样?还有汉文哥,有消息没有啊?”云林问道。

“你二舅他们在徐州还不错,也好长时间没有回来过了。你汉文哥以前在徐州,这几年不知跑到哪里了,好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了。你二舅说,汉文给他捎过信,只说让家人放心,其他的什么也不讲,不知道他在干啥。唉,儿大不由娘,只要在外好好的就行了。”

“汉文哥不会参加了国民党的部队吧?要是那样的话,俺和对待哥哥的同学刘占理一样,见到他,就先把他绑了交给解放军。”云林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

“你看你这孩子,尽说些不着调的话,汉文怎么会参加国民党呢!”大舅瞪了外甥一眼。

“汉文经常和云枫在一起玩,云枫的话他一定会听进去,无论如何不会加入国民党的。不然的话,兄弟俩趴在两个战壕里,你打我,我打你,不管哪一个倒下了,这亲戚今后可就没法做了!”杨敬禄打起了圆场。

“俺先把丑话说在前面,如果汉文哥真是国民党,不但他受伤了俺不管,就是今后遇到二舅,俺也不会搭理他。”

云林一句话把他娘说得愣在桌边很长一段时间一动不动。

第二天一大早,家里不见了云林的人影。

云林没去别的地方,而是赶往了邻近的风铃寨。

在风铃寨,云林有个同学叫刘志远,上学那会儿就经常到他家玩。去的次数多了,云林就瞄上了刘志远的妹妹英子。英子比他们小三岁,也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平时云林到他们家玩,英子在家时也一起聊天,彼此熟悉后,英子渐渐对云林也有了好感。杨敬禄两口子找媒婆为小儿子张罗婚事,云林次次推辞,是因为他心中有了心仪的英子,要不是赶上支前这事,可能云林就会央求他父母找人到风铃寨去提亲了。云林这次去志远家,说是找刘志远告个别,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见的是英子。

云林来到风铃寨的时候,刚好兄妹俩都在家。一阵寒暄后,志远说他也要去参加支前队了,妹妹英子也报名了,村里年轻姑娘参加的是医疗服务队。见到云林,英子腼腆地说:“俺明天就要出发了,来招人的同志说,各个战地医院的人手不够,俺们去县里集中后,培训一段时间,就要分到各个战地医院去。”

云林看着英子,内心怦怦直跳,真是女大十八变啊!前几年还跟在他们几个男生后面乱跑的疯丫头,没几年就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云林说:“英子,打仗了,外面很乱,你一定要注意安全,你哥和我都不在你身边,你自己要把自己照顾好。”

志远知道老同学云林的心思,故意找个理由出去了。院子里,只剩下云林和英子。志远一离开,刚才还大大方方的云林立刻像变了个人似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颈,说话也不利索了。云林自己也觉得奇怪,在那么多人面前讲话时心都没有现在跳得这么快。踌躇好大一阵子后,云林偷偷掐了两下自己的大腿,方才平静下来。

云林说:“英子,告诉你个好消息,俺这次当上了大杨庄的支前队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