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配享太庙(第4/4页)

若依赵青山之本意,是断不肯浪费时间的。

但如今他愿意听贾琮之言,便如曾经只听宁则臣之言一样。

再者,他也认为贾琮言之有理。

大为感动之下,便拱手道:“臣谢过殿下体谅,只是还请殿下赐下金牌令箭于少傅,臣歇得,他歇不得,要星夜赶路,前往山东。”

贾琮闻言,这时将才目光放在之前每每暗自打量,却看不出深浅的柴梁身上,问道:“这样急?会不会太急了些?”

柴梁的官话并不好,隐隐有两湖口音,但气度沉稳持重,躬身道:“殿下放心,臣无事。纵是赶路途中,也会按时休憩,不会急于一时。”

听闻此言,再见他如此气度,贾琮隐约有些明白,为何宁则臣如此看重此人了。

好强的个人风格!

相比之下,林清河等人就显得稀松寻常了……

见他如此,贾琮不再啰嗦,命王春取来一块他的监国太子金牌,他也仅有三块,让王春交给柴梁后,道:“少傅若遇难处,可凭此牌,调动山东锦衣卫,一应情报消息皆可获得。”

柴梁躬身谢恩,之后,随赵青山一道出宫离去。

……

待这二位能臣离去后,贾琮看向林清河等人。

平心而论,林清河、左中奇等人皆是手段上乘的精干之臣。

在外省督抚的位置上,也都不缺魄力担当。

只是到了现在这个位置,对于皇权国事,他们不敢再如在外省时对待百姓那么敢有作为。

有些过于谨慎。

不能说错,但对于首辅而言,就太不称职了……

见林清河等这会儿还没缓过劲儿来,贾琮呵呵笑了起来,愈发让诸臣面色变幻不定。

贾琮道:“孤早闻太傅性如烈火,刚烈正直,如今一见,果不其然。只是诸卿也不必妄自菲薄,做不好首辅,不代表没有作为。新法大行于世,诸卿皆功不可没。倒也没必要非都去当首辅,毕竟首辅只有一个……”

他这番话,令林清河等哭笑不得。

这可真不算什么高明的安慰。

不过紧接着他们就知道错了,贾琮这不是安慰:“先帝同元辅,还有诸卿,改革旧弊,推行新法,解万民于苦难中,功高社稷,青史之上,必有诸卿一席之地。为了新法能大行天下,自先帝始,便放弃了千百年来帝王所推崇的分权平衡之术,所为者何?不过希冀减少朝廷上臣子间的党争和内耗。自古以来,从未听闻过单纯因外敌入侵而亡国的皇朝。唯有内耗,唯有党争,耗尽了王朝的元气,才终会被外敌所入侵!所以,党争祸国,党争亡国!这个世界远比青史记载的更为广阔,孤亦心怀大志。故而希望朝廷能将全部的精力,放于推行新法,造福百姓身上,以富民强国,绝不希望看到有人为了权势,为了私欲,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若如此,勿谓孤言之不预。”

听闻这毫不掩饰的威胁,林清河等人无不抽起嘴角来。

林清河躬身道:“殿下,臣等……臣等绝不会不明大势,不明大势之人,也站不到此地。再者臣等与太傅同出一门,心中所怀抱负也相同,绝不会牵扯后腿,党争内耗。”

贾琮信了他的鬼!

之前也不知是谁想尽法子,不想让人回京。

许是看出了贾琮本也没隐藏的鄙夷,林清河等人哭笑不得,道:“先前臣等所为,也非为权势。主要还是因为太傅的性子……先前元辅尚在时还好,骂的狠了时,元辅总会出现,打个圆场,救臣等一救。如今元辅不幸薨逝,臣等心中实在畏惧……”

贾琮闻言呵呵笑了起来,道:“忍忍罢,不如此,太傅也震慑不住散漫朝纲。成事难自在,自在难成事,与诸卿共勉。”

林清河等人无言以对,只能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