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戏中有戏的兰州保卫战(第4/6页)

给兰州解围不敢妄想,能帮兰州多争取点等待朝廷大军到来的时间,于光也就心满意足了。

不幸的是:于光所部选择的行军路线正好穿过王保保的伏击圈内,大山之中,是无法绕过去的,更何况于光还不愿绕行潜入兰州,援军不是去兰州城避难,不与王保保的围城大军血战一场,这算什么救兵?

于光有一个明知极难达到的目的,那就是能万幸杀到兰州城下,那时城内的守军不会视若不见的,必然会从城内杀出接应,如此便会形成王保保两面受敌的态势,能不能一举击溃元军不敢说,最起码王保保不能再专心攻城,兰州城内的守军压力也就大大减轻。

有自己三千余人在王保保背后不断骚扰,兰州城也就一定能坚持到徐达的主力救兵到来。

可惜,这时的于光还是疏忽了一点:对手远远强于他!

这里不单指兵力强弱,甚至在谋略、诡计、作战指挥上,于光与王保保都不是等量级对手。所以,失败不可避免。

但于光有一点远远强于王保保:民族气节重于生命!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也就是由于这点,才使得于光的这次驰援兰州没有一败涂地,甚至说不上谁是真正的胜利者。

双方于兰州东部马兰滩的遭遇战没啥值得细说的,因为“遭遇战”只是于光自己发觉敌人时那一瞬间的认为,随着三面杀声顿起,于光迅即明白:自己中伏了!

战斗过程暂短、激烈、悲壮!

王保保精心设置了一个能够围捕数万明军的大陷阱,却仅仅数千敌人钻进了圈套,这令王保保有点气急败坏,发出攻击军令时附带了三句话:不许一人一马漏网!不留战俘!不,留下那个南蛮主将!

于光的部队是被堵在了一段长长的山道,等发觉中伏时前后已经被元军骑兵彻底堵死,左边是陡峻的土壁,上面早就爬上去了元兵;右边是一片沙滩,再远就是一道激流,看似平阔,其实人马根本无法通过。

这种头上有乱石轰顶,前后有重兵堵截,脚下仅有十数尺宽的土道,既无法列阵固守,又无法组织冲锋,实在是陷入了死地,无奈之下只得将部队撤到沙滩,恰这是王保保早就预谋的战场,此地型最适合蒙古骑兵来往驰骋冲杀,没有任何掩护的步卒几乎等于挨打还无法还手。

战斗迅速结束,别说王保保曾下令:学一回兰州城头的明军,不留战俘!就算是刻意捉俘虏也只能失望,这次出兵前于光就向将士们讲明白了:“人活一世,谁能不死?能为国捐躯、血洒边关固所愿也!古人不是说大丈夫当马革裹尸吗?跟弟兄们先说好,我于光不要什么马革裹尸还乡,哪里黄土不埋人?这次就豁上这百十斤了!有贪生怕死的现在站出来,本指挥把你留在巩昌。”

当时无一人退缩!

实际遭伏后更无一人面有惧色,简直集体自杀一般前仆后继直往前扑,可惜两军实力相差太大,一部将士又死于悬崖上滚下的乱石檑木,元军以极小伤亡的代价全歼了于光所部。

偏偏于光被石块击中头盔昏倒,却没有丧命,凭着一身指挥服饰没有被补上一刀,被活着押到了王保保中军大帐。

王保保也不多废话,直接便把于光押到了兰州城下,吩咐刀斧手把大刀架在于光脑后,然后对于光宣布:“想活命吗?喊给城上的人,你们的援军已经全军覆没,献城投降是唯一出路!不然本王就在这城下收拾你,先施刑让你服软,然后还是砍了你!看着办吧!”

于光却哈哈大笑,抬头对城头高喊:“徐大将军的大军马上就到!弟兄们坚持住啊!”

王保保大怒,命令元兵当着兰州城头守军大耳光扇于光的面颊,于光却不予理睬,还是高呼不止。

王保保明白了:自己大大失策!挥手下令砍掉了于光头颅,一霎时,城下鲜血淋淋,城头人人悲愤,就连城下元兵也有不少竖起大拇指,内心暗暗赞叹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