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戏中有戏的兰州保卫战(第2/6页)

王保保大军主力距离兰州还有几天路程之时,“第一把神沙”便漫天洒下!与其同时,“第二把神沙”也果断出手!

对于大明守将张温来说,一场实力悬殊的兰州保卫战这才算正式拉开了帷幕。

自然,兰州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援兵,而最接近的明军也在数百里之外,更何况,任何城池的守将也无权自主出兵增援兰州,除非再碰上另一个李文忠!

若是坐等南京的皇帝下旨出兵?张温极为清楚,那时一切都晚了,数千里往返需要几个月时间,王保保会给兰州留出这么富足的时间吗?

不管怎么说,这种事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张温还是派遣了几路飞骑驰往南京以及距离最近的明军驻防城池,张温清楚:问题的最关键处还在于兰州城本身,再具体一点就是他自己。

守不住兰州城头,皇帝派来再多的救兵都是无用,而守城的最关键有两个阶段:最初的几天与长期的苦熬。

88

王保保“第一把神沙”撒出了:派兵于沿途各地张贴了许多告示,内容千篇一律,着重强调自己是真命天子派来的天兵,是解救黎民而来,救穷人脱苦难,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还逃跑干么?

普天之下牧民农民是一家,你们是大元帝国最可靠的同盟军,是我们准备依靠的基本力量,所以,本大帅决定:从此不杀人、不放火、不抢粮食,还要分给你们粮食、土地、老黄牛!

你别说,还当真有不少老百姓相信了这种政治思想教育,从藏匿的大山深处试探着跑了出来,一经接触,果然与先前来的那股鞑子兵不大一样,大兵们还就是态度和蔼,规规矩矩,竟然没有一名元兵胆敢进入老百姓家门!

这当真是老虎吃斋、野狼念佛的时代到来了?

这种“利好”消息一经传播,顿时引起轰动,乡民们开始逐渐“回归自然”,好似又能正常种田纳粮了,当然,也有多数被害苦了的百姓不信这一套,继续撇家“流亡”:谁见过狼不吃肉、狗不吃屎、小羊不啃麦苗?

总之,王保保“第一把神沙”祭出效果明显,元兵驻地开始出现一派军民鱼水般和谐,百姓居舍房顶的炊烟越来越多,这是对元兵表示信任的炊烟:到处埋藏的那点粮食终于主动挖出来了,不然,拿什么东西煮的饭?

“第二把神沙”也实施顺利:就在王保保大军兵临城下的当晚,五千名突击队中其中一部便悄悄爬上了兰州城头。

实施顺利是一回事儿,能否实施成功又是另一回事儿,登城后的那部分士兵没有一人能够回来,那狡猾的张温竟然有所准备!

士兵们借夜色掩护,悄悄爬上城头,还没来得及呐喊欢呼,便被一阵战鼓响几乎震晕,随即便是大刀长矛连捅带砍,瞬间城头火把四起,于兰州城头立足未稳的夜袭队员们如何能够抵挡人家早有准备的伏击?

欲待坚持等候城下爬上更多的同伴,已经不可能了:明军准备了无数绑上铁钩的长杆,几人抱住一根,专门勾住元军云梯露出城头的那部分,喊个一二三,全力往外推,其结果是一串元兵跟着云梯被翻进了护城河,大部摔死,少量负伤退下。

这种情形!还有继续的意义么?城头残余幸存元兵无奈扔掉武器,试图保住一命,谁知,这兰州城内的明军与以往遇到的不同,并不遵守优待俘虏的一贯政策,元兵扔掉武器,明军却开始扔人,全部被扔下城头,兰州城墙下血肉模糊,一片狼藉中却还不断传出瘆人的惨叫!

这下谁还再有胆子接近城墙?甚至连弄走尸体或救回被摔的半死不活的重伤号也没人出头:救回一名伤员,不知要赔上几条健壮小伙,这生意哪个肯做?

怨不得城头守军狠心杀俘,兰州城不知要被围多少天,有限的粮食哪能被无限的俘虏兵消耗掉?主将张温还有另一层用意,以血淋淋的事实来警告元兵:凡登上兰州城头者,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