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艰难的庆阳攻坚战(第3/7页)

夜晚,正值月初,月亮害羞躲在幕后,天地尽同墨染,张良臣紧急集合了白日睡了一天的千余精选勇士,吩咐莫走城门,一律缒城而下,每人带足引火之物,摸进徐达大营点燃大火即算全功!

“一颗脑袋十两现银!本帅在城门口等着给你们兑现!”张良臣亲率主力骑兵于城门口接应奇袭队勇士,干过壮行酒之后又附带了一句:“哪位弟兄运气好带来了徐达的脑袋,万贯铜钱外加一个侯爷!”

张良臣满怀希望等在城楼,夜袭队员们满怀激动悄悄下城,渡过护城河之后,那份激动才掺杂了一些恐惧,士兵们骑兵改行客串步兵难免有点不适应,人人心想:张帅若是允许弟兄们跨马出城多好?不就是马蹄上裹几层布片吗?那时马刺一磕,马缰一松,瞬间即到明军大营,岂不痛快干脆!

千余勇士摸黑瞎火气喘吁吁来到了明军大营之前,费劲搬开鹿角木栏等障碍之时,不免弄出一些声响,但这下可就糟了!突然听得明军营内警报铜锣大作,顿时火把遍营亮起,紧接着便是明军营门大开,大队骑兵恶狠狠扑出,来偷袭的步行骑士立时傻了!

平日都是催动坐骑铁蹄践踏敌军步卒,今个却一切反了过来,一下沦为别人马蹄下的肉团,谁能不惊恐气恼?

耳边只听“砰砰”作响,天空好似流星落雨,一道道都是明军借助发射铁筒射出的火箭,那东西据说能一响射出二十支拖着亮尾巴的箭矢,手足无措的夜袭队员们如何应付这种密集箭雨?

最可怕的却不是这些“远程武器”,黑暗中最使人恐惧的是突然而至的敌军战马,大家对这东西太熟悉了,两条腿是怎么也逃不过四只铁蹄的,唯一的求生之道就是立即跪下高举兵器,就这还要看对方骑手心情如何,甚至要看对方战马的心情如何,能在马蹄前逃得性命实际上大多靠运气!

幸亏老天有眼,今夜无月光,漆黑的夜幕掩护了不少生命,张良臣在城门洞还是等到了数百惊魂未定的勇士,却是一个个狼狈不堪,进得城来大多一头栽倒,更有百余士兵从此再没能醒来!谁都明白,这是被剧烈奔跑累死的。

张良臣这才明白:敌军有备,徐达看来确非凡品!自己偷鸡不成反而蚀了一把米。

可是,那又能怎么样?自诈降成功实施之始,张良臣便堵死了自己的一切退路,现在就是有心投降也不可能了,活命唯有一途:持城固守!希望不是没有:徐达二十几万大军聚集庆阳四周,每日需要消耗粮草多少?

徐达自然更明白这点,经过充分准备之后,随即开始了对庆阳的攻城战。

一经城头接战,徐达才真正领会了张良臣另一面:狡诈之外更有凶狠。

张良臣亲自坐镇城头,镇静指挥协调守城各部,中军卫队几乎成了救火队员,哪个城门出现危机就扑向哪里,所有城墙乱石积堆,根本不用什么抛石机之类,俯在城墙花垛后的元军士兵只要看见明军云梯,顺势推下去就是,问题是这种情形往往出现在明军的突击队员攀爬到一半时,这下伤亡大增,就连撤回都要遭受城头弓弩的大量杀伤。

强攻无望,徐达也打造了高于庆阳城墙的“云车”——即装有木轮的高木架,上有牛皮掩体,能抗住敌军的箭矢——但张良臣的弓弩兵强弩不但射程极远,箭头更绑上了火把,往往“云车”距城尚远就被点燃,根本靠不上去!

徐达也曾试过偷挖地道进入城内,结果也是以失利告终:张良臣也早就防备此招,于城墙下屯兵洞埋设了许多大瓦缸,地下一有动静监听的元兵就能判断出大体方位,于是元军紧急从城内该处开挖横沟,城内水源不缺,横沟内被灌满了水,明军的地道无法继续施工——连连发生“透水事故”,就算地下有着精煤、金矿又怎么了?也不能以生命换效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