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这个汗王不简单(第5/10页)

范文程是在抚顺战役后来到后金国的,或是第一个既有大明官僚家世背景,又有学历背景,却投奔努尔哈赤的汉族知识分子。这十分不容易。

当时,在大明帝国君臣眼中,努尔哈赤是十恶不赦的叛逆,是跳梁小丑,失败了之后是要凌迟处死、诛九族的贼酋。假如不是富有胆识魄力,真正具有远见卓识,并且看透了大明帝国的腐烂,从而彻底失望的话,很难想象这么一个读了一肚子诗书的人,竟然会去投了贼。卿本佳人,奈何做贼?这简直比一个沉鱼落雁、冰清玉洁的女孩儿,偏偏死心塌地爱上了一个小流氓,还要令人惋惜,还要不可原谅,还要令人怒不可遏。

范文程来投之后,据说努尔哈赤很高兴,当场对大家说:“他是名臣子孙,咱们要好好待他。”于是,一时间,诸王贝勒竞相优待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令范文程着实混了一副好下水。可是,时间一长,这帮子只有在马背驰骋、刀头舔血和女人肚皮上才会感觉快乐的凶猛战士,包括努尔哈赤,可能觉得和这位名人之后在一起厮混,实在无聊乏味得很,于是,就把这位满腹经纶、不用出家门便知天下事的秀才安置在一个章京的位子上,一放就放了八年。章京这个官衔可大可小,一般小章京指的是那种文书类办事员,搞得范文程在八年时间里,大约都好生无趣,相当寂寞,直到努尔哈赤死后。

皇太极继位后,很快把范文程找到自己身边,让他参与了军国大政。

据说,为表示尊重之意,不论人前人后,皇太极对范文程一律以“范章京”称之;每逢议事,若范文程不在场,皇太极必定会问:“此事范章京知道否?”臣子的奏议若有不当之处,皇太极便会建议他:“何不去找范章京商量商量?”倘若奏事大臣回答:“此事范章京已经同意了。”皇太极就会立即批准按照范章京同意的去做。有时,如果范文程生病,皇太极甚至会将一些事情延后,等范章京病好后再作裁决。后来,皇太极对于范文程的信任已经达到这种地步:凡是范文程起草的文件,他不再过目便予批准,他说:“我相信范章京不会出错。”就此,范文程成了真正的大章京。

史书中记载了不少这一对君臣之间知音默契的事迹,的确十分动人。据说,皇太极时常将范文程召进宫中议事,这种议事经常长达几个时辰。我们知道,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也就是说,这一对君臣时常会在一起商讨事情达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有时,范文程深夜时分方才离开宫中,回到家中刚刚歇下,皇太极又派人来请范章京入宫议事。在我国历史上,皇帝若能白天正常工作,已属帝国臣民之万幸。君臣如此夙兴夜寐,除了皇太极的死对头崇祯皇帝之外,国家能够不兴旺发达的,倒是不太多见。

有一次,皇太极为了犒劳范章京,让范文程陪自己吃饭,饭菜极为丰盛,有不少“殊方珍味”,可以理解成是很罕见的地方土特产、山珍海味等等。范文程迟迟不动筷子。皇太极一看,立即下令将这桌子美味撤下去,火速送到范章京府上,赏赐给范文程的父亲和全家吃。范文程则向皇太极拜谢如仪。

皇太极至矣尽矣。当年刘先主与诸葛孔明之间的际遇也不过如此。

一般说来,但凡正派和有出息一点的中国读书人,一生中都在期盼的就是这种君臣之间的风云际会,头悬梁锥刺骨一生只为这一天。他们没有苏格拉底、柏拉图那样的哲学头脑,没有文艺复兴之后、启蒙运动以来的那种人文情怀,也没有“天下王侯千千万万、贝多芬只有我一个”那种人类觉醒后的气概。他们之中的那些最优秀分子,讲究的却也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讲究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讲究滴水之恩则当涌泉相报,讲究若以国士待之则必以国士报之,讲究虽千万人吾往矣,讲究为酬答知己则生死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