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执著的理想,叫做负担(第3/4页)

从卖刀的结果看,杨志好像因为当官无望,所以变得很冲动,进而在和牛二发生冲突时,一刀解决了牛二。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看不起官迷的人品,但一定不要看不起官迷的智商和手段。

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时,以杨志的武功,轻轻松松就可以将牛二打个半死,何必要杀死牛二呢?更有意思的是,花石纲丢了,杨志不敢投案自首,但杀死牛二,杨志却投案自首了。

有人也许会说,杨志因此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你以为这让杨志真的很惨?其实这未尝不是杨志亲戚算计好的。杨志花了两担子财物,在朝廷里当官的亲戚会不给杨志一个交代吗?

真相应该是这样的:杨志没有被高俅复职,是因为刚刚上任不久的高太尉还没有和杨志的七大姑八大姨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础,高太尉因此坚持按纸面上的原则办事。既然如此,总得给杨志想条出路啊?这样,牛二的不幸才开始了。作为当地很有名气的流氓,牛二的名号跟衙门无关,只关乎自己的性格,耍赖。这样一个毫无衙门背景的流氓,一个没有苦主,也没有家人的流氓,如果被人杀死,只会有人喊好。更重要的是,牛二得罪了杨志的亲戚。被杨志送礼的亲戚不会不清楚,让杨志杀死牛二,一可以为杨志扬名立万,二可以让杨志充军(这个他们操作得了),只要充军的地方是他们的朋友或熟人,活动活动之后,杨志从此便可以走上一条从下往上爬的官场路径。这个方法可行性很强,但缺点在于升迁的速度不够理想。

从杨志发配的结果看,杨志升官的空间很大,一则大名府的梁中书早就认识杨志,二则梁中书需要一个被自己提拔起来的亲信。所以,小说中这样介绍一见到杨志的梁中书:“听得大喜。”一个人因为犯罪杀人来充军了,接受的官员不但没有任何要杖责的表现,还大喜过望:“当厅就开了枷,留在厅前听用。”

杨志不是麒麟兽,是青面兽,长得并不怎样,为什么梁中书会表现得如此不入情理呢,难道是因为杨志的武功?小说中紧接着交代:

“梁中书见他谨勤,有心要抬举他,欲要迁他做个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只恐众人不服,因此,传下号令,教军政司告示大小诸将人员来日都要出东郭门教场中去演武试艺。”

一个刚刚充军的犯人,这么快就要被提拔成军官,这确实让人难以心服。但你不服又能怎么样呢?何况无论是杨志,还是梁中书,还是被杨志行贿的人,都做得如此天衣无缝。

梁中书收留杨志,不仅卖了人情给朝廷的某位官员,他同时还有别的打算。

在宋朝,不但皇帝的宝物要押送,达官显贵的宝物何尝不是如此。皇帝可以明令让人给他押送宝物,大臣也可以这么干。只不过,皇帝需要押送的是花石纲,主要是艺术品,大臣就不一样了,玩的主要是金银珠宝。

太师蔡京作为重臣,不但有很高的思想觉悟,每天都在全心全意为大宋子民谋求幸福,同时也十分注意自己的家庭生活。尤其对娶妻生子过生日等事情,不但注意,还特别热衷。他不愧是一代名臣,做到了齐家治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同时,我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领导过生日、结婚、生孩子,往往是行贿的重要渠道。

梁中书作为一方要员,对领导过生日这样的大事,以毕恭毕敬的态度,绝不怠慢的精神,准备了一份大礼。尽管他送礼的对象是他丈人,可他丈人同样是他当官发财的上级领导。于是,我们看到,梁中书小心翼翼地为丈人蔡京准备了十万贯生辰纲。

有学者结合小说中透露的宋朝的货币购买力计算了一下,这十万贯要相当于现在的一千万人民币。其实也没多少,如果放到现在,这一千万从银行一转账就OK了。可在宋朝,这十万贯生辰纲就相当于好几车的金银珠宝,要想运送到蔡京手里,需要很多人跋山涉水,远赴东京。如果仅仅是运送这些钱财,难度还不大,但这么多钱财是很容易被一些绿林集团洗劫的。而当时的政府军队,在遇到劫匪的时候,按照步调一致的原则望风而逃,梁中书对此一清二楚。因此他在丈人生日临近的时候,表现得郁郁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