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执著的理想,叫做负担(第2/4页)

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王伦错就错在,他并不清楚那个当年风度翩翩的杨制使,活得并不潇洒。他不爱财,也不喜欢花天酒地的资产阶级生活,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就是:当官。杨志非常坦诚地告诉大家:我们家朝廷里有亲戚。所以,梁山公司无论开出什么样的条件,他杨志都不为所动。

已经犯下弥天大罪的杨志,对当官这件事,做到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生境界,王伦又怎么能想到呢?

杨志拒绝到梁山入职,林冲可没这么想。其实一身武功的林冲,并不是不知道当时山寨如雨后春笋,打劫团体遍地皆是,他到哪个山寨不能安身?即便不能,另立山寨,又何尝是件难事。他虽然没有了当官复职的希望,找个山寨谋生总不难吧?可是,这样一个威震泰山东的赳赳武夫,竟然是拖着柴进的人情,一心一意地到梁山求职。被人拒绝之后,他还痴心不改,这只能用一个理由解释:他不但没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也被高俅等人吓破了鼠胆。

各位,林冲是哪门子的好汉?当然,林冲的劣迹还不止于此,后面我们还要好好说说。

杨志作为官迷,自然要继续向朝廷要求进步的道路。不过,谁都不会想到,杨志想当官,不但把林冲这样要鸠占鹊巢的人引向了梁山,最终还引燃了王伦葬身梁山的另一根导火索。是也,非也?时也,命也?吾为王伦悲情一叹!

大家请注意:杨志和林冲斗武是为了两担子财物,这些财物来历不明,去向明确——送给朝廷里当官的亲戚。

其实世上很多钱财都是来历不明的,但去向往往是流入衙门里的高官。送礼的目的各有千秋,但没有哪一个人送礼的目的比当官更合算。杨志就是这样选择的,他送礼是为了继续做官。

身为杨家将的后代,想当官不是靠自己的军事素质,而是靠财物打点,杨志的想法何其龌龊。即便杨志没有去当土匪,他又将自己祖先的清白置于何处?反过来说,大宋当时的官场如果不是腐败到了极点,杨志又怎肯用送礼的方式为自己打通进身之阶?

为了当官,杨志谢绝了梁山的盛情邀请,匆匆忙忙地赶往东京,并在那里干了两件漂亮活,分别为:求爷爷、告奶奶。

花光了钱财之后,杨志见到了高俅高太尉,这个历史上著名的贪官按照忠君爱国的精神,严格把握人事任用制度,所以不但不能容忍渎职的杨志复起,还对杨志进行了一系列义正词严的批判:

“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

作为一个出身名门,准备报效国家的青年才俊,高俅拒绝腐败的现实像一场冰雨,对他产生了巨大的打击。

我们且来看看高俅不让杨志复职的理由:“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我们再看看杨志得知高俅不想让自己复职后的心理反应:“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

杨志同学,你可真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官迷,一个犯了罪的逃犯,被赦免就不错了,竟然还想继续当制使,真是岂有此理?

杨志的龌龊还很多。

在复职无望的时候,杨志又干了一件轰动性事件——卖祖宗的宝刀。杨志钱花光了,可以去干活赚钱,可以去卖艺赚钱,但去卖祖宗的宝刀,这可真是不肖子孙。

很多人认为卖刀的杨志很可怜,包括著名的《水浒》研究者金圣叹先生。但可怜之人,未必没有可恨之处。对杨志来说,仕途走得不顺,这是对不起祖宗,现在连祖宗的刀都要卖了,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杨志卖的不是刀,是做人的尊严。

但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这把刀不是祖宗的,但他打着祖宗的旗号,走的是高仿路线。但怎么说,杨志卖刀都是一个让人恨、让人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