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尘埃落定(第2/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兰茨贝格小城当局故意无视当地在迫害犹太人方面所起的作用,企图用推土机掩埋不光彩的过去,在曾经是兵营林立的地方建立商业区。兰茨贝格欧洲大屠杀纪念基金会领导人曼弗雷德·戴勒说:“那些营房被视为这座小城历史上的污点。”这家机构保留着现存的营房,以纪念二战末期那几个月里“发生在我们家门口的种族灭绝事件”。民间活动家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当年把犹太人驱赶出境的十个欧洲国家的元首送来了墓碑。瓦茨拉夫·哈维尔(捷克总统)、鲍里斯·叶利钦(俄罗斯总统)和其他几位国家元首把他们的名字刻在了纪念碑上。有一处还建成了游览区和历史文献中心。戴勒表示:“这些是德国有关此类营地的最后一批历史证据了。”它们也是最后一批能够表明兰茨贝格监狱曾经参与希特勒迫害犹太人行动的确凿证据。

希特勒在关押于兰茨贝格监狱期间留下的最重要遗产就是《我的奋斗》。这本书后来的出版经历颇不寻常,非常引人注目。41925年,印刷出版的10000册第一卷《我的奋斗》销路很好,至少卖给了真正的信徒。“阿曼开始利用《我的奋斗》为自己获利”,汉夫施丹格尔在当年12月这样说道,那时刚开始再印10000册。5第二卷于1926年12月出版,销售缓慢。后来两卷合为一书,通常被视为“大众版”《我的奋斗》。由于希特勒的语言风格浮夸艰涩,政治观点顽固不化,再加上他领导的暴动遭到惨败,使得高级出版物的政治评论员纷纷认为希特勒“没希望了”。甚至,本身深奥难懂的《法兰克福报》也认为:“阿道夫·希特勒在一天之内消耗掉了全部军火。”6

20世纪30年代,随着希特勒在政治上平步青云,一路高升,人们对《我的奋斗》一书的兴趣也随之高涨。到1933年1月希特勒上任时,《我的奋斗》已售出24万册。7接下来这本书销量一路飙升,到年末总共售出100万册,其中许多卖给了德国公共图书馆。8到1945年希特勒自杀身亡时,《我的奋斗》已经售出1200万册,被译成18种语言。在每个德国家庭的私人藏书中,《我的奋斗》并非仅用于摆设,或者属于强制性购书的读物。学者奥斯马尔·普洛金格在对《我的奋斗》一书的写作、出版及阅读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后,写出了一份长达632页的研究报告,反驳了那种长期以来认为《我的奋斗》只是一部没人阅读的历史上最有名的畅销书的观点。例如,通过对德国图书馆借阅记录进行调查研究后,普洛金格表明这本书的借阅次数颇多,从而否定了那种认为人们购买这本书只是为了摆设,或者仅仅将其作为结婚礼物收藏的看法。人们阅读《我的奋斗》这本书是出于自愿的。9

《我的奋斗》的那份原有书稿已经遗失。或者说所有书稿均已遗失,因为这本书据说在出版前经过希特勒本人以及不同助手的多次修改编辑,前后变动很大。即使在希特勒取得政治上的胜利时期,书稿也被视为国家秘密。希特勒本人拥有一本《我的奋斗》。1940年,在纳粹党大会期间举行的纪念“为伟大德国而奋斗”的展览活动中,他私下里不允许纳粹党档案管理人员公开展示《我的奋斗》书中的任何一页内容。即便是书页的照片也不允许对外展出。10海伦娜·贝希施泰因据说有一本希特勒赠送的《我的奋斗》,或者还给了希特勒,或者在柏林遭到轰炸期间被烧毁了。不过这种说法不足为信。在战争的最后一周,希特勒存放于柏林、慕尼黑与贝希特斯加登的所有文件几乎均由其副官尤利乌斯·肖伯销毁。在战争的最后时日,纳粹党的档案管理人员将成吨的档案扔进火炉里,许多原始文献化为灰烬。多年后,如本书第九章所述,只有《我的奋斗》前5页书稿以及希特勒所写的18页提纲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