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风歌(二十四)并峙双雄(第2/5页)

第三平叛,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不断发生叛乱,其中周勃最重要的一次是代替樊哙平叛,这个故事我们讲过,樊哙在外面平叛,有人告樊哙的状,陈平带着周勃去了,押着樊哙回来,把周勃留下来平叛了,等周勃平叛完了,回来向中央交代任务汇报的时候,刘邦死了,刘邦活着时候他出征,刘邦死了他回来,因为那是刘邦病重的时候派他,所以这个人是有功的,这一个时期就是刘邦整个在世期间,是周勃最得意的时候,刘邦信任他,刘邦对周勃的信任,我们介绍一个小故事,这故事我过去讲过,就是刘邦临死之前,(吕后)问了刘邦三句话,第一萧相国死了谁可以替代他,第二曹相国死了谁可以替代他,第三王相国死了以后谁可以替代他,问了这三句话,刘邦答了三答,这三答中间有一句话涉及到周勃,这个话是怎么说的呢?是这样说的:“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这三句话大家可以好好琢磨琢磨,第一叫“厚重少文”,“厚重”是说这个人很忠厚,“少文”没有文化。第二句话就是“安刘氏者必勃也”,这是个预言。第三可让他当太尉,换句话说他当太尉我放心。这么一个人,刘邦很信任他,这里唯独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蹊跷,“然安刘氏者必勃也”,15年以后吕后死了,刘邦死了以后15年,这15年包括惠帝七年,吕后八年,吕后一死,两个月周勃灭了吕氏一族,“安刘了”,但是“安刘”这个事是15年以后的事啊,刘邦在活着的时候怎么能够预料到“安刘氏者必勃也”,如果这个预言是真的话,那至少有这么几个问题必须得有,得有几个前提,第一刘邦死以后,在他死之前他预料到刘姓江山有危机。第二在刘姓江山有危机的时候,周勃是个靖难的英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你怎么知道一个人在死的时候,怎么能够预见自己死后15年发生的那么多事呢?这中间包括惠帝七年就死了,这是刘邦预料不到的,一个做父亲的人临死的时候,他能估计他那个儿子活七年就死啊,他估计不到,他也估计不到吕后在惠帝死了以后做了那么多事情,他也估计不到,所以这句话很蹊跷。除非刘邦能够预见到他身后的一系列的事件。

周勃是个编织工,灌婴是个什么呢?灌婴是个小商贩,卖什么呢?卖丝绸的。雎阳人就河南商丘人,卖丝绸的小商贩,可见当一个社会大变动到来的时候,连小商贩也很疯狂,卷进去了,参军了,而且他参军以后做的什么官呢?叫中涓。中涓是个什么职务呢?中涓就是专门负责打扫卫生的随从叫中涓,专门负责给刘邦打扫他的办公室、打扫他的卧室的人叫中涓。灌婴一参军做的就是中涓,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刘邦的中涓里边后来出来了一批侯,这里边包括平阳侯曹参,中涓出身,绛侯周勃中涓出身,颖阴侯灌婴中涓出身,以中涓最后当列侯的,在刘邦的手下在前两批封的侯中间有六个,所以可不要小看那个打扫卫生的人,那些打扫卫生的人很厉害,他能够在主官的卧室跟办公室里面打扫卫生,那很不简单,那里面有很多机密文件的,你能随便进出打扫卫生吗,这个是很信任的人才能做的。

那么灌婴有什么功呢?灌婴的功劳,他被封侯的功劳三大点:第一,他打败了项羽的骑兵军团,刘邦在彭城打了个大败仗,我们讲过了,刘邦败就败在项羽的3万人是骑兵,刘邦的56万是步兵,而刘邦从彭城向西溃退,溃退到荥阳,这一路上被人家打得落花流水,人家都是骑兵。所以到荥阳以后,刘邦实在是觉得自己兵种太少,要组建自己的骑兵军团,最后搞了一帮,把骑兵军团组织起来了,没有骑兵司令,两个善于带领骑兵打仗的将领都是秦国投降过来的降将,这两个人挺有自知之明,说我们两个人做正头不合适,我们属于那个起义人员,你还是找一个根正苗红的人做骑兵司令,就是你信任的人,刘邦就把灌婴选中了,结果灌婴就做了刘邦手下的骑兵司令,他带领新组建的骑兵军团打败了项羽的骑兵军团,这才让刘邦在荥阳立住脚,组织起来有效防御,这是第一件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