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历史记忆(第3/4页)

吕后是一位有政治头脑的人,按理说她不会将自己置于十分危险的政治危机之中。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的政治家却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关键在于逆势与顺势。

其一,刘邦生前,吕后杀韩信、诛彭越,并未给自己和吕氏宗族带来危险,因为,此时吕后打的是顺势牌。刘邦与韩信、彭越的关系在刘邦灭项之后已经走进了历史的拐点,即由“共天下”的伙伴成为“家天下”的政敌。所以,即使吕后不出面杀韩信、诛彭越,刘邦也要诛杀韩信、彭越。因此,吕后杀韩信、诛彭越,都得到了刘邦的默许和支持。

所以,吕后虽然代表的是吕氏外戚派的利益,但是,此时外戚派的利益和皇族派的利益是一致的。

其二,萧何、张良、陈平都或明或暗地参与了刘邦诛杀功臣的行动。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的就是萧何直接参与诛杀韩信。陈平的伪游云梦,更是生擒韩信的一个妙计。张良表面上看,似乎没有直接卷入诛杀韩信、彭越的活动,但是,这么一个足智多谋的谋士,为什么没有向刘邦进一言?张良身为帝王之师,深得刘邦信任,他是有可能将刘邦和开国功臣的关系调整得更好一点的,但是,张良此时竟一言不发。当年楚汉相争,张良一会儿是吐“八难”阻止刘邦分封,一会儿是踩刘邦的脚让他不要当着韩信使者的面发火,多出奇计。可是,项羽一死,刘邦称帝,张良再也不轻易开玉口了。这些“功臣”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诛杀韩信、彭越的活动。

由于有了刘邦和刘邦集团重要成员萧何、张良、陈平的参与,吕后尽管在诛戮功臣时表现得非常残酷,但是,她的这些作为并未给她及吕氏宗族带来灾难。

惠帝的去世是吕后失去理智的拐点。

惠帝在世,吕后由于有希望而无危机,因此,她并未采取非常过激的措施。

吕后的败笔是她的大封诸吕。刘邦与大臣们的“白马盟誓”在汉初大臣中影响非常之大。王陵公开顶撞吕后封诸吕,打的就是“白马盟誓”的旗帜;可见,“非刘不王”已成为刘邦去世之后功臣派信守的一个重要原则。汉文帝之世,汉景帝秉承其母窦太后的懿旨要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当时的丞相周亚夫又是坚决抵制:“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到了汉景帝之时,而且是窦太后出面提议,封的又是当今皇后的兄长,但是,丞相周亚夫仍然予以阻止。“白马盟誓”在汉初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吕后硬要往“非刘不王”这根高压线上撞,只能是自取灭亡。

此时吕后的一大失误是逆势而为。

明明知道大臣们坚决反对封诸吕为王,自己偏偏要逆势而行。尽管吕后在世之时,可以凭借着巨大的权势保持局面不至于失控,但是,自己过世了呢?

聪明的吕后此时已经是利欲熏心了!她像所有的独裁者一样,过于相信自己对局面的控制能力,结果必然是误人误己。

顺势而为的吕后,势如破竹;逆势而为的吕后,惊弓之鸟。

人生顺势与逆势,可不慎哉!

二、识人之明

吕后另一大失误在于缺乏识人之明。

按照常理,吕后当不乏识人之明。但是,大量史实证明:吕后虽有政治家的眼光,却缺乏政治家的慧眼。

吕禄是吕后自封的大将军,主掌北军。汉代京城南北二军,北军势力胜过南军。但是,最先放弃权力却是吕后最为倚重的这位侄子吕禄。

吕禄之失甚多:

第一,误听郦寄。企图以交出军权来换取自己的平安。

第二,不听忠告。吕禄的幼稚最早被他的姑姑吕媭发现,吕媭当即判断吕氏将要灭亡了,甚至不惜将全家的珠宝掷地以唤醒吕禄。但是,这一过激行为并没有唤醒吕禄。吕禄最终还是企图息事宁人!但是,政治权力之争岂是息事宁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