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去云南(第3/3页)

第一个种植园的雏形基本出来之后,孙享福就带着一些种子,登船往交趾去了,这些建筑,能够保持岭南地区百姓长久的平安稳定,冯盎知道它的意义,也把其中的道理,跟李泰讲解了一些。

今后,它就会像山南道的垸田一样,在岭南道各处开花,将这片土地逐渐的开发成一个人类宜居,产出稳定,百姓安全舒适的好地方。

现下岭南船厂这边制作的船,在海况好的情况下,一天不能行驶五百里以上,那都不叫快船,因为这边通往交趾郡,日南郡的航线,在他们频繁的往来之下,已经越来越科学,所以,不到两千里的航程,日夜行船,三天便到了,用后世的地图来看的话,船队,只是从广州湾出发,从广西沿海经过,到了越南的下龙湾登陆而已。

孙享福没有直接乘坐大象去云南,因为他登陆的这片区域,几乎是整个亚洲最适合种树的地区,船队从南美洲带回来的橡胶树,蛇桑树,可可树,后世被命名为巴西坚果树的树种,都可以在这里种植,只是因为人手有限,孙享福只是顺道勘察了一些不错的场地,就不得不放下了,等到返程的时候,倒是可以让舍龙派一些人过来这边做开发。

在原始深林里穿行,即便是有大象代步,那也是很受罪的,直到四月中旬,李承乾带着欠了大唐一屁股债的西域诸国代表团,从渭南登船起行南下的时候,孙享福才抵达云南郡的治所大理城。

这里,现在可不是后世的旅游约炮圣地,实际上,它比这几年快速开发的岭南要差的多,因为,这里的百姓虽然汉化程度不输给岭南,但他们没有岭南那么多的产业,没有像岭南这几年对外沟通的那么频繁,经济实力,也不允许他们像冯盎那样,砸钱请人来教汉语,教生产知识,搞全民医疗保障之类的,就是连大理城,舍龙都折腾了两三年了,也只是修建了一个大概,离修好,还远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