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蓝田职业技术学院(第3/3页)

“你说的在理,可是,这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如果都是用来做各个行业的技术研究的,那也太多了吧!”

“当然不是这样,他们大多数人,只是会成为一些基层的领队和管理,带领更多的人进步。而在臣看来,所有的技术发展进步,都要有一定的基础,职业技术学院,就是一个能够给他们打下更好的基础的地方。比如说这个建筑工人吧!他去到渭南去,要么做泥水工,要么做砌砖工,往返于各个工地做事,一辈子做下来,顶多也就是熟能生巧,干起活来比普通人强一些而已。”孙享福指了指一个工地上的熟手工人道。

然之后,孙享福又指了指远处,正拿着线坨,教学生们,什么是打水平的一个幸福村的顶级建筑工匠道,“像咱们幸福村出来的高级技术工匠潘石,他贞观元年的时候,就学会了基础认字和算术,又跟着农门子弟,学习一些几何,物理方面的知识,后来他加入了村里的建筑研究组,幸福村最早的那一批砖瓦房屋的设计和建造,就是他们那一组人弄出来的。

现在,经过好几年的研究,他掌握的技术水平,比当初不知道高深了多少倍,由他将自己所有的建筑知识传给这些学子们,这些学子们就等于是站在他的肩膀上往上爬。

一个凭空往上爬的人,又怎么可能有站在他的肩膀上往上爬的人爬的高呢?

您可别小瞧了一个建筑方面的学问,一点点的进步,都需要无数次的摸索,什么程度的水泥,粘性最强,什么程度的水泥,不会轻易裂缝,多高的房子,需要多少厚实的承重强,钢筋怎么扎,用水泥浇筑之后才是最牢固的,用什么样的几何构造,能使房屋的稳定性更强,用什么样的材料,能使房屋冬暖夏凉……

就臣提到的这些点,都还只是比较基础,显而易见的一些方面,然而,就只是这些方面,也是一般人一辈子都摸索不出来的。

所以,为了让咱们大唐保持最强,以后越来越强,咱们所有的工艺,技术,都需要系统,全面的传承下去,让一代一代的后来人,对其进行补充,使其变的更加丰满,先进,以免有一天,被别人轻易的赶超,使得咱们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

孙享福的话,让李世民听的连连点头,顿时更加的体会到了他让李承乾去体验各个职业的用意,不去切身体验,深入了解,你就不知道其中的门道,不知道其中的门道,你就不知道该怎么管好它。看来,作为皇帝,今后一定要对各行各业多调研才好,不然,若干年以后,他的子孙中,也可能出一个如晋惠帝那样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