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第2/3页)

闾勍没有参加这次行动,甚至故意对此佯作不知。

因为他很清楚,作为前朝罪臣的匿藏财产,一经查没,即应收归国库。况且眼下朝廷囊空如洗,正愁没有进项,若知有此珍宝,岂容截留挪用。可是从宗泽的态度上看,显然是不想将此事上奏朝廷。理由很简单,这笔财富一旦上交朝廷,必将成为赵构之行在的享乐之资,而坚守在抗金前线军旅所急需的军费军饷,还是会没有着落。这是宗泽绝不会甘心也绝难容忍的。毫无疑问,这笔资财落到宗泽手里,必将是要坚决用于对金作战。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一旦被朝廷风闻,麻烦就少不了。莫说他闾勍还负有监视宗泽之责,就是没有这项任务,亦是难逃知情不报的罪名。闾勍从内心里是支持宗泽的做法的,但是也不能不顾及自己的处境,那么最好的办法,就只能是装聋作哑置身事外。

因而他主动对宗泽表示,目前由于他正忙于应付平叛后的诸多事务,其余事项无暇参赞,就请宗留守多为担待。宗泽自然是颇会其意,认为闾勍如此处理十分明智,并对闾勍的大力配合充满感激。

至于是否将此事告诉赵榛,宗泽思忖再三,还是决定不说。道理是相同的,如其知情不报,那么这个挪用逆产的主要责任,便被转嫁到了赵榛头上。当下赵榛与赵构的关系十分微妙,最好不要使其间再添嫌隙。因而宗泽考虑此事只可由他一人独担。宗泽知道自己在朝廷中的对头不少,如果得此把柄,不大肆兴风作浪把他整得身败名裂才怪。但为解燃眉之急,他不得不先顾眼前。至于那些后患怎么防范,只能是走一步说一步了。

真正的藏宝地点,在庄园中的马厩下面。

那也是一座不知建造于何朝何代的暗穴。暗穴入地很深,洞口开在一口枯井中。不知底细者,即使在它上面破土建房,也发现不了地下的秘密。宗泽推测,蔡京很可能就是因为知道有此暗穴,才买下的这座庄园。

暗穴分上下两层,宝藏储于下层,上层是为防盗掘而设置的诡道。诡道中机关重重,杀机四伏。但有了夏永济的指点,那些致命的机关便形同虚设了。

将近平明时分,开掘工程顺利完成。等到甘云带人随夏永济入内谨慎探查过、确认已彻底排除了暗藏的危险后,宗泽便亲自援梯而下,进入了藏宝密室。

密室中的宝物令所有的目睹者都眼界大开。

原来密藏于其中者,不仅是金银珠玉,最可贵的是历朝遗宝。其藏品上至商周钟鼎,下至当代均汝,无论汉晋隋唐,可谓应有尽有。毫不夸张地说,从中随便拿出一件,便足以使一户百姓上下几代衣食无忧。宗泽在心中感叹,这只是一个蔡京,这只不过是蔡京庞大财产的一部分。似蔡京这样的贪官墨吏,在朝廷在全国不知有多少。天下的财富都被聚集到了这帮国蠹手里,国富民强从何谈起。

对于那些传世之宝,宗泽认为不可擅动,将来朝廷回銮,应当归存国库。因此他命令,只将金银搬出,而对于那些历代瑰宝,依然就地掩匿。

包括宗泽在内的全体参与此次行动者,在行动前都曾严肃起誓。此刻宗泽神色严峻地再次重申,各位弟兄务必牢记誓言,哪个敢泄密,天地共诛之。后来这些义士无一违誓,皆至死将秘密烂在了肚子里。因而随着日后中原的彻底沦陷,这个秘密便永远地湮没在了世间。

宗泽取出的那批金银,在后来的两河抗金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若无这笔财富支持,莫说装备平叛之后收编过来的大量义军,就连区区数万留守司军的军需,也是很难解决的。

对于东京留守司何来如许财力竟能保证了沉重的军需,宗泽和闾勍的一致口径是,来自豪门大户的慷慨捐助。朝中有人对此说颇有疑惑,觉得其中恐怕是另有奥秘,然因没有凭据,却也难以妄猜。而皇上赵构则是乐得宗泽不伸手向他要钱,至于宗泽是如何做出的无米之炊,那就懒得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