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局势得失(三)(第4/4页)

“此事我也清楚,不过……朕相信,只要朕奋发图强,有朝一日定可叫八皇兄认可!——你小子给朕安分点,千万别从中坏事!”

“是,陛下!”夸张地拱了拱手,谢安望着李寿自信的表情,微微一笑。

这个笨蛋!

能做到这种地步,还说自己没什么胸襟?

深深望着李寿,谢安暗自感慨一声。

在他看来,或许李寿论资质并不足以成为大周皇帝,但难能可贵的是,他拥有着无人能及的器量与胸襟。

也难怪,毕竟李寿自小起便遭遇了诸多不尽如意的事,由于出身问题受尽了白眼,但正因为如此,使得李寿的心境非常稳固,不会轻易因为旁人的一句话或怒或喜,并且,长久以来处于逆境,使得李寿有着无人能及的胸襟与豁达,而这正是作为一位王者所必须的素质。

要知道,前太子[周哀王]李炜,此前正是因为胸襟狭隘,其父、前天子李暨这才没有将皇位传给他,要是李炜那时也具备着如同李寿这般豁达的胸襟,那皇位的争夺,也就没其余几位皇子的事了。

在此后几日里,李寿朝廷照常运作着,丝毫没有新、旧帝王交接权利时会偶尔发生的局势动荡迹象,但是呢,也只有像谢安这样有资格早朝的殿臣才清楚,在早朝中发号施令的,并非是当今天子李寿,而是取代了丞相之职的皇八子、[八贤王]李贤。

不得不承认,李贤不愧是大周李氏中罕见的奇才,单一人之力,便将偌大朝廷诸多国事整顿地井井有条,除了因为不信任李寿与谢安这些人,在早朝上颇为专权外,倒也挑不出其他毛病来,确实是叫人叹为观止的奇才。

但是,叫梁丘公、胤公等眼下已渐渐退出朝廷权利中心的老人们最感到意外的,反而是李寿这位大周天子,就连他们也没想到,面对着颇为专权而有咄咄逼人之势的李贤,李寿竟然不怒不恼,早朝时亦是静静倾听,时而插几句叫人颇有启发的建议,而李贤似乎逐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以至于当李寿提出的意见偶尔不正确时,他亦做出耐心的解释,直到李寿明白其中利害。

总之一句话,眼下的冀京朝廷,李寿、谢安一派,与李贤、季竑以及诸位李氏王爷一派,倒可以说是维系着相对和平的局面,而其中关键人物李贤,则扮演着统筹国事的丞相与教导皇弟、大周天子李寿这两个角色,倒显得旁人有些无所事事。

相比之下,反而是谢安家中更为热闹,正如谢安所预想的,从他口中听到[长妇]二字的梁丘舞,果然一改之前的失落,在家中摆起了身为长妇的架子。

尽管梁丘舞别的什么都没做,只是称呼长孙湘雨、金铃儿为妹妹罢了,但是,这依然惹来了长孙湘雨的不满,这使得谢安这几日回到家中时颇为提心吊胆,还不如在刑部府衙当值时自在。

如果说这件事叫谢安家中气氛颇为紧张,使得梁丘舞、长孙湘雨、金铃儿三女剑拔弩张,那么,南国公吕崧的一封请柬,倒是稍稍缓解了三女之间的紧张气氛,转而统一矛头针对夫婿谢安……

那是一封吕公请谢安到吕家赴家宴的请柬……

开玩笑,你又不是吕家的人,赴哪门子的家宴?

下意识地,众女心中不出意外地浮现出一位女子的名字,一个叫她们夫婿谢安至今亦念念不忘的女子……

而与此同期,远在北疆的四皇子、[项王]李茂,终于得知了一些发生于冀京的重大事件,比如说,其父李暨驾崩,其幼弟李寿登基为帝,比如说,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叫做谢安的家伙,迎娶了他李茂所爱慕的女子、[炎虎姬]梁丘舞……

早前,太平军假借长安、洛阳一带叛军的手,亦引不出李茂这头雄踞北疆的孤狼,而如今,仅仅因为谢安这个名字,李茂这头孤狼终于离开了他的巢穴,亲率两万北疆士卒,携怒返回冀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