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军开拔(第2/5页)

不过这种感觉……

对于自小孤苦一人的谢安来说,真的很不错。

巳时,是大军开拔出征的时辰,因为这个时辰属[火]、属[金],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有助于提升出征军队的士气,但在谢安看来,顶着七月中午的太阳出征,这简直就是愚蠢透顶。

说是大军开拔,其实除了梁丘舞替谢安张罗的两千北戎狼骑外,也就两万士卒而已,而且这两万士卒,还是前些日子听说洛阳战局不利,朝廷又从并州一带调集过来的地方城市守备军。

说白了,就是一帮每日在城墙上站岗、或者开关城门的士卒罢了,这种军队能有多少战斗力,谢安实在不报以希望。

不过话说回来,谢安也不相信太子李炜会将真正的强劲之师交给他与李寿。

巳时一到,在冀京城西临时搭建的拜将台上,担任此军统帅的李寿,照着礼部拟写的出征祭文,洋洋洒洒地念了将近小半个时辰。

随后,在他一声大军开拔的吼声中,两万士卒高举手中武器,高呼呐喊。

顶着夏暑的太阳,感受着那帮士卒高昂的士气,谢安真有些怀疑,这帮士卒高呼呐喊,其实是不是想冲上点将台去,将叫他们在毒日下站了小半个时辰的李寿暴打一顿。

至少,谢安心中就有这种冲动。

以至于,当李寿洋洋得意地询问谢安他方才演讲时是否帅气时,谢安给了他一个鄙夷的白眼。

从冀京到洛阳,大概有两千多里的路程,换句话说,按正常行军速度,每日六十里算,他们要走整整三十多天,也就是一个多月。

毕竟,除了那两千北戎狼骑外,朝廷交予李寿、谢安二人的,那可是步兵,还是一帮不见得参加过几次战役的地方守备军。

值得一提的是,严开、陈纲、项青、罗超四人,此时并没有随大军一同前往洛阳。

理由很简单,朝廷最长的告假极限只有三个月,而跟着大军一同前往洛阳,去时便需要一个多月,如此,返回自然也需要一个多月,换而言之,在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东军神武营四将,如何能保证平息叛军?

为此,谢安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让严开等四将延后告假的时间,让他与李寿先行带着大军前往洛阳,待走二十几日后,再叫神武营的四将以各种借口向朝廷告假,单他四人,骑马赶到洛阳。

根据陈纲等人的描述,他们有信心在七日内,骑马从冀京赶到洛阳,这在谢安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七日赶到洛阳,换而言之,他们四人,每日至少要赶三百里的路程,而且很有可能这七日需要他们不眠不休、日夜兼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到的。

但归根到底,这却是最好的办法了,撇开来回半个月的赶路时间不谈,四将还能有两个半月的时间来帮助谢安与李寿平息洛阳叛乱,这让谢安有些感动。

若非是自己人,谁会这般舍命地帮他?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办法,也有着一定的风险,且不说那两万随行大军中,是否混着太子李炜的细作,单单是那两千北戎狼骑,就足够谢安喝一壶的了。

要不是梁丘舞在谢安出征前,用严厉的口吻警告了这帮外戎;要不是李寿拿出了二万两银子,提前打赏了这帮外戎;要不是军中还有三百扮作外戎的东军神武营将士,谢安真不敢在没有梁丘舞以及神武营四将的情况下,单独率领这帮外戎狼骑,天知道这帮家伙会不会中途反水,杀了他与李寿,逃之夭夭?

当然了,要是这帮家伙敢这么做的话,毋庸置疑,他们将面对的,便是比起在冀北战场时更可怕的梁丘舞的疯狂追杀,不死不休。

但令谢安感到有些惊讶的是,那帮北戎狼骑尽管对李寿不屑一顾,但却很听他谢安的话,比起那两万军队还要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