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一百七十三章 故伎重施(第3/4页)

这个匠人姓杨,家在紧靠花市大街的白酒坊内,白酒坊住着几千户酿酒匠人,绝大部分都是为官府酿酒,但自从朱元璋前两年因粮食吃紧限制酿酒后,白酒坊的匠户们明显活少了很多,活少了也就意味着收入减少,大多数人家的生活都变得拮据起来,李维正的马车在一座破旧的屋前停了下来,房子前后四间,后面有一圈用泥土夯成的小院,是典型的匠户普通人家。

不远处有一口水井,十几个妇人正聚在一起洗衣,晚上还洗衣显然就是一种养家糊口的生计了,其中一名老妇人见一辆马车和十几个骑马人停在她家门口,便紧张地跑过来问道:“你们找谁?”

“请问这里是杨匠户的家吗?火铳匠杨二田。”

“是!”老妇人有些害怕地说道:“我家老头子已经不做火铳了。”

李维正从马车里下来,他和颜悦色地安抚她道:“你不用害怕,我们是前来诚心拜访,并无恶意,请问杨老爹在家吗?”

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个老人,年纪约五十余岁,脸上布满了皱纹,他左眼瞎了,背有些佝偻,显得十分苍老,他见来了不少人,便沙哑着声音问道:“我就是杨二田,你们找我有事吗?”

李维正上前拱拱手道:“我有点事情请教老人家,能否进屋里谈?”

杨二田见李维正虽穿着普通青色长袍,可后面几个人却是锦衣卫装束,尤其是一人竟穿着金色麒麟服,这是锦衣卫的高官,他心中也有点害怕,不敢拒绝,便点头道:“请进吧!”

几个锦衣卫校尉都站在门口,罗广才陪李维正进了屋子,屋子里没有什么家具,虽然破旧,但收拾得倒也整洁,但灯光昏暗,一颗豆苗大的灯火突突地跳着,眼看就要熄灭了,油灯下两个年少的小娘正在专心致志地缝补衣服,她们面前堆了几十件旧衣服,看来这也是她们的活计,两个姑娘突然见进来了陌生的男人,吓得抱起衣服跑到里屋去了。

“这是我的两个女儿,很抱歉,家里没有灯油了,只能委屈二位了。”杨二田叹了口气,从柜子里取出两个粗瓷大碗,给他们倒了两碗水。

李维正欠身笑道:“杨老爹就不用麻烦了,我们只请教几个问题便走。”

“你们问吧!”杨二田点点头坐了下来。

李维正沉吟一下便问道:“我想问一问,杨老爹有没有考虑过改进火铳?”

杨二田听他问火铳之事,立刻摆手道:“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我答应过宝源局主事,离开匠位就绝不谈火铳,二位抱歉了。”

罗广才从怀中取出两锭银子,每锭至少有十两,他把银子推到杨二田面前笑道:“你是个小人物,不值得我们用什么阴谋,我们确实是私下来问一问,此事就你知和我们二人知,问完了我们就走,这锭银子归你,如何?”

杨二天瞥了一眼白花花的两锭银子,他叹了口气,又把银子推了回去,摇了摇头道:“这不是钱的问题,我若在外谈论火铳,违反了规矩,会连累我的儿子,真的很抱歉。”

李维正却微微一笑道:“我知道现在的火铳很笨拙,射击时需要两人配合,装药填弹,射一铳须很长时间,而且火药量的填充也不准确,要么反冲力太大,要么就哑弹,如果我们改进点火装置,比如设计一种机关,类似机弩的扳机,一头让它夹住点燃的火绳,下面用指头抠动扳机,火绳直接落下点燃火药池,这样一个人就可以操作了,同时把枪管变长,后面有托架顶住肩窝,再设计出一种标准量的装药匙,或者标准小药瓶……”

李维正不紧不慢地说着,杨二田开始是脸上很无奈,可渐渐地他的眼睛亮了,腰板挺直了,身体前倾,全神贯注地听李维正的述说,甚至连罗广才也被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