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遗憾结局(第5/6页)

对于李忱的提问,当时轩辕集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人取过笔墨写下了“四十”两个字,但又将其中的“十”挑在“四”字之上,这样就变成了“十四”。而李忱在位正好十四年,于是后世的治史者便将这个“十四”与李忱在位前后共计十四年联系在一起,而且由衷地发出了“兴替有数,其若是乎”的感叹。

对于轩辕集写的“十四”两个字,李忱并没有十分在意,而且在轩辕集离开后,他更加依赖丹药,虽然他不曾拒绝朝臣的劝谏,但对于追求长生不死之术依旧痴心不改。到大中十三年(859年)正月,李忱因为丹药毒力的作用,已经出现严重的烦躁不安,不仅性情怪异,而且猜忌之心颇重。

八个月后,李忱疽发于背,病情日渐沉重。与此同时,围绕李忱百年之后的皇位继承问题,各种政治势力开始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和争夺。

自敬宗李湛时期以来,由于宦官的干预,围绕皇位更替的斗争日益残酷,搞得皇帝本身已经十分厌恶有人提及册立储君事宜。除非皇帝本人有此愿望,而李忱就是其中的一个。

早在大中十年(856年)正月,李忱召宰相班子成员讨论时事时,宰相裴休便趁机向李忱建议早日册立储君事宜,结果导致李忱因此大发雷霆,很不客气地告诉裴休说,如果册立了储君,朕就会成为闲人。裴休因此十分担忧,但又不敢在皇帝面前再提册立储君一事,因此多次请求辞去宰相职务,想避免日后因为册立储君一事惹出麻烦。

李忱的身体每况愈下,他想用大赦天下的方法祈求病体康复,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宰相崔慎趁机进言,认为太子是国家未来的根本所在,如果现在册立储君,就会找到大赦天下的理由。但即使这样,李忱也是以沉默的方式婉拒了崔慎的建议。

两位宰相劝谏李忱早立太子,都被李忱所拒绝,但册立储君又是皇帝所绕不开的事情,那李忱为什么对册立储君一事如此反感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宦官干预皇位献替事宜,让李忱内心不情愿册立储君吗?或许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事实上,李忱迟迟不愿意册立储君,有其不为人知的苦衷。

李忱有12个儿子,因为他始终未册立皇后,所以这些儿子只有长幼之序,而无嫡庶之分。长子李温在会昌六年(846年)封为郓王,但是李忱却十分不喜欢这个儿子,而偏爱三子夔王李滋。

长子李温因为得不到宠爱而出居十六王宅,夔王李滋以下的五个兄弟居住在大明宫内。李忱以谏议大夫郑漳、兵部郎中李邺为夔王李滋的侍读,其实,他是有意将李滋作为储君的人选,但又担心因废长立幼而引发朝臣的反对甚至是动乱,可以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始终困扰着李忱,这也就是为什么宰相建议早立储君而李忱拒绝的原因所在。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初,李忱已经病入膏肓,朝臣们已经很多天没有见到李忱的身影,人们预感到已经当了将近14年皇帝的李忱大限将至。好在李忱此时脑子并不糊涂,在弥留之际,他知道册立储君一事再也无法避而不谈,因此他秘密叮嘱时任枢密使的宦官王归长、马公儒以及宣徽南院使王居方,共同商议起草诏书立夔王李滋为皇太子,准备随时继承皇位。

王归长、马公儒等人都是李忱十分宠信的宦官,所以他才将身后之事托付给他们。当时的宦官势力基本上还算团结一致,只有左军中尉王宗实与王归长等人有矛盾,被视为异己势力。但王归长虽然等人虽然深受李忱宠信,却没有掌握兵权,真正掌握禁军兵权的是神策军的左、右两个中尉。

王归长等人唯恐王宗实利用手中的兵权从中阻挠册立储君事宜,所以想利用代皇帝陛下起草诏书的机会,将王宗实贬出京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