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会昌废佛(第3/12页)

可以说,从唐朝建立伊始,一直到李瀍即位之前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道教因为与皇族的密切联系,以及自身的长生不老之说,绝大部分时间保持了较高地位。佛教虽然地位低于道教,但因为李渊定下的宜崇客礼的原则,所以李渊之后的历代皇帝基本遵从。但到了李瀍即位后,情况却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道教依然保持很高的地位,但佛教却遭到致命的打击。

崇道

李瀍在即位之前就是忠实的道教信徒,与道士多有交往,且颇好修道之术,对道教鼓吹的长生不死之说深信不疑。在他即位的第二个月,即开成五年(840年)二月,就下诏将每年二月十五日玄元皇帝老子的降生日定为降圣节。朝廷百官这一天休假一日,同时下令长安、洛阳两京及天下州县设斋行道作乐,除了紧急军情之外,将其设为常例。

当年秋天,李瀍召敬宗李湛时期就颇受宠信的道士赵归真等81名道士入宫,在三殿修全箓道场,李瀍亲至三殿,在九天玄坛接受法箓,正式拜赵归真为师。当时右拾遗王哲上疏劝谏,认为新皇帝即位伊始,需要处理的政事有很多,不应该对道教崇信过头。然而,奏疏递上去,李瀍回馈给王哲的却是将其外贬为河南府功曹的诏书。

据史料记载,李瀍对道教的痴迷程度已经达到狂热状态。会昌元年(841年)三月,他下令为赵归真等道士修建灵符应圣院,六月,又以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充崇玄馆学士,赐号广成先生,并在这一年下令开讲“四子真经”之一的《南华经》,在庆阳节于宫中设斋,召集僧、道进行议论。不过,李瀍对佛、道二教的态度截然不同,他赏赐道士紫袍以奖励,却没赏赐僧人,由此表现了他崇道抑佛的鲜明态度。

在所有的道士中,李瀍最为宠信赵归真,除了拜他为师之外,还下令在皇宫中单独为赵归真修建望仙馆,任命赵归真为左右街道门的教授先生。

赵归真这个因在敬宗李湛时期经常出入宫廷,向李湛进献神仙之术的道士,在李昂即位后被贬黜远地。如今又被新即位的李瀍宠信,于是他利用李瀍痴迷道教和宠信自己的机会,趁机向李瀍宣传佛教最初并不是中华的土生土长宗教,佛教进入中华是趁机想吞并本土宗教。而且赵归真认为佛寺广置田产,蠹耗生灵,于国不利,请求李瀍尽早下令废除佛教。从后来李瀍大力废佛来看,赵归真的蛊惑应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李瀍即位后,赵归真卷土重来,成为李瀍的座上客,引起了朝廷很多大臣的警惕,言官们多次上疏劝谏李瀍不要过分沉湎于道教的神仙之术,以及过度宠信道士。如宰相李德裕就劝谏李瀍,认为赵归真是公认的敬宗李湛时期的罪人,所以不宜亲近,很多小人见赵归真这样的人受到重用,一定会争相巴结,就好像夜蛾总是围绕火烛飞舞一样,希望皇帝陛下能够引以为戒。

李德裕作为李党魁首,在皇帝重新起用自己后,依然尽心尽力地做着分内之事,所以在看到皇帝过分崇道之后,他觉得自己有责任进谏皇帝。不过皇帝李瀍给他的回馈似乎让李德裕感觉自己的进谏有些多余。

面对李德裕的进谏,李瀍并没有像对待右拾遗王哲那样动怒,而是告诉李德裕,现在很多人议论赵归真,自己正想让大臣们知道他作为皇帝是个什么态度。在李瀍看来,赵归真的存在是因为自己闲着没事儿,想听赵归真说说道家的话语,而且李瀍提醒李德裕,自己早就知道赵归真这个人,只是那个时候不知道叫什么而已,只是称作赵炼师。这个人似乎在敬宗李湛时期并没有什么大过错,而自己和他说话是为了去除烦恼,至于军国大事肯定是要和朝臣们商议,不可能去问一个道士,别说一个赵归真,就是有一百个赵归真也不会迷惑自己(“百归真亦不能相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