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爱郎,真乃仙人也(第6/7页)

武则天对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宠爱日盛。她日复一日地迷恋着他们,不顾大臣们的议论之声,大有将这种迷恋进行到底之势。迷恋使她的生命变得很长,这是朝廷中的百官们和武皇的后代们所始料未及的。

武则天恨不能把她的无穷珍宝都送给眼前这妖姬一样的男人,转瞬之间,原本贫穷的张氏兄弟,摇身一变成为了天下少有的腰缠万贯的富翁。武则天先是给了她最宠爱的张昌宗云麾将军行左千牛中郎将的官位,尔后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为他加封,将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等各种官衔,全都一股脑儿地加于这个面色白皙敷粉涂朱的年轻人身上,并特许他与众多资深朝官一道朔望朝觐。

对于略有才能,且已做了朝中小官的张易之,武则天更是赐他司卫少卿的高官。

如此,张氏兄弟一路攀升的势头锐不可当,直到朝廷终于没有了适合这对男宠的更高的官位。来自朝廷和来自皇室的言论,一浪接着一浪,几乎把女皇淹没。

武则天的后宫生活不仅成为那些朝中大臣们私下议论的焦点,就连武、李两大皇族之人也关上门交流看法。李显的爱女永泰郡主由武则天做主嫁给魏王武承嗣的长子武延基,怀孕已将临盆。她的兄长也就是李显的嫡长子李重润,前来探望他们夫妻二人。

兄妹几人议论起朝堂和后宫之事,尤其是聊到“二张”得势,更是让他们难以抑制激动的情绪。于是双方你一句,我一句,言语中也就有贬低武则天之意,身为女皇怎能如此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后来这些人因为发生口角,争执中说漏了嘴,私下密语就传了出去。张易之听说后就添油加醋地将他们私下议论之语学给武则天听,几个年轻人因此遭遇了灭顶之灾。

武则天找来李显,当面质问。难道这就是你培养的好儿女、好女婿?!你来亲自处置他们。用他们的血警醒其他人,身为皇家子嗣,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不该说。既然做了,就要承担后果!

对于李显来说,武则天这句话无异于晴天霹雳。李重润是他的嫡长子,年仅十九,尚未娶妻生子。而永泰郡主年仅十七,身怀六甲已将临盆,叫他这个做父亲的如何下得了手?

既然武则天已经表明了态度,作为执行者的他还有其他的选择余地吗?武则天的手段他早已领略过了。就算他下不了手,结果也已经注定。李显只能在心中默念:“孩子,上路吧,如果有来生就不要生于皇家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本来就是一件令人断肠之事,何况是父亲逼杀子女。李显带着武则天的诏令,去执行杀自己子女的任务,下令赐李重润自尽。武延基虽为武氏族人,但很可能也是由岳父李显赐死。

本已接近产期的永泰郡主在突闻兄长和丈夫的死讯后,受了惊吓早产。在这种情况下,无人敢伸出援手,包括她的亲生父亲,任由她痛苦万分地死去,早产的孩子也随母亲而去。

李显继位后,追封重润为“懿德太子”,永泰郡主为“永泰公主”,并史无前例地特许他们的坟墓尊称为“陵”,规格与帝王等同。由此可以体会到,李显在这次事件中承受的内心痛苦以及身为太子无法保全家人的深深愧疚。

补充一点,李重润是韦妃的儿子,也是唯一的儿子。他的死,令韦氏后半生母凭子贵的指望完全落空。后来,她联手自己的女儿安乐公主毒杀自己的丈夫唐中宗李显,阴谋篡位,估计与这件事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武则天为了“二张”不惜向自己的孙儿孙女痛下杀手,可见她对于“二张”的宠爱与袒护已经到了何种地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恰恰也证明了“二张”在某些方面的确是有干政行为,不然武则天不会如此严厉地处罚非议之人。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时候的“二张”不仅是她的面首和保健医生,更像是她的政治盟友和心腹,是自己的一双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