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立匡复的牌坊,干称王的勾当(第4/8页)

这就是唐朝所谓“强干弱枝”的军事部署,即只要能保住朝廷的中枢和北边就好,其他地方等出了问题再临时修补。以扬州都督府为例,举全府七个州的兵力,还不及关内道兵力的三十分之一。

润州被困,还要靠本州军民的力量先扛上一阵儿,等候朝廷发兵来救。

叛军根本没有达到金陵,在他们夺取润州后不久,李孝逸所率领的讨伐大军已逼近扬州。李敬业不得不从润州回师,扬楚事变已临近最后阶段,叛军与讨伐者之间,即将展开决战。

匡复军来到润州城下,先是李敬业跑到城下劝叔叔投降。废了半天口舌仍然不能说服李思文投降。李敬业见老爷子如此顽固,只好令旗一挥发起猛攻。结果遭到五千士兵的顽强抵抗,城内死守了几十天,最后还是破城。估计城里的那些士兵都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他们以为是李思文的亲友团来了,应该早早的开城来一家亲。

可谁知道李思文和侄子李敬业真的开战了,打到最后,已有人在暗中帮助匡复军。李思文、刘延嗣和领兵前来支援的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令尹元贞战到力竭,都当了俘虏。

李敬业看着绑上来的三个人,那架势比他这个打了胜仗之人还有气派。

李敬业先是把县令尹元贞拉出去砍了,然后他又跟自己叔叔开了句玩笑。“打从我祖父李勣开始,我们李家就被赐了国姓,你今天却为了那个姓武的老妇人卖命,我看你还是别叫李思文了,改叫武思文吧。”

魏思温请求杀了李思文,以警告那些在今后前进的路上敢于顽抗的州官,减轻今后攻城的难度,但李敬业没有答应。

李敬业劝润州司马刘审礼的堂弟刘延嗣入伙,也遭到对方拒绝。

刘延嗣说:“延嗣世蒙国恩,当思效命,州城不守,多负朝廷。终不能苟免偷生,以累宗族。岂以一身之故,为千载之辱?今日之事,得死为幸。”

这句话惹得李敬业大怒,要把他当场斩了。魏思温说刘延嗣是自己的旧交,出面讲情,才免了刘延嗣一死。随后,李思文和刘延嗣一起被关进了狱中。

李敬业没有能够利用战争初起时的优势,迅速领兵占据洛阳附近。左顾右盼之际,这样就给了武则天从容调集兵力的机会。

一个多月后,武则天调集了一支三十万人的大军,派出镇压叛乱。军队的统帅是李孝逸,他是高祖皇帝李渊的弟弟李神通之子,与李唐皇室的关系并不远。

这边欢庆胜利的锣鼓还没等敲响,情况发生突变。就在润州失陷的同时,李孝逸率领的三十万征剿大军,已经逼近了叛乱的另一重镇——楚州。

武则天挑选的统帅李唐宗室淮安王李神通之子李孝逸,论辈分算是皇叔。武则天临朝称制后,提拔他为左卫将军,现在终于排上了用场。

武则天派一个皇叔来平叛,自有她的想法,不管李孝逸有没有军事才能,她要的是李唐宗室这块金字招牌。李敬业这边弄了个冒牌的章怀太子,玩匡复游戏。武则天这边也顺势推出正牌皇叔,正牌对冒牌。

武则天选择一个李唐皇室成员担任讨逆军的统帅,让很多朝臣很不理解。放着那些名气大的将领不用,如程务挺、张虔勖、黑齿常之、王方翼等,他们的声望都要比李孝逸高,战场经验也比他丰富。

深究之下,人们才发现,李孝逸与程务挺不同,他四次担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是来自西南方面的人物,与裴炎集团没有关系,而程务挺、张虔勖等人都是西北军方面,与裴炎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另外在废李哲时,武则天动用的是程务挺、张虔勖等人,如今再用李孝逸,也有平衡权力之意,她需要用来自不同方面的人。当然武则天在这时候任命李孝逸,还有安抚李唐皇室的意思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