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失去控制的权力天平(第4/5页)

五是停止大兴土木,节省开支,要把国家的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浪费可耻;

六是广开言路,有意见只管提,有想法只管讲,当然听不听是另外一回事;

七是杜绝谗言。那些背后捅人刀子,告黑状的事少做;

八是王公以下学习老子《道德经》。王公以上个个是道德模范,就不用学了;

九是父在母亡,为母守孝三年。尊重女性,从为自己老娘守孝开始;

十是奖励有功,无论是博士、勇士、壮士还是烈士,国家都给抚恤金,都给奖学金;

十一是京官八品以上增加俸禄。公务员涨工资,京官首当其冲;

十二是任官长久,才高职低者超级晋升。组织部门一定要选好人用好人,提拔干部要不看背景,不唯学历,不问出身。这十二条以高宗的名义发布诏令,即日生效。

这建言十二事的提出,证明了武天后政治手段的高明,她花大价钱养起来的北门学士,终于派上用场。类似这种材料文献,其实并没有多少过人之处。武天后炮制这份材料的目的只有一个——收买人心。

在此之前,武天后就已经预感到可能会发生这种事。上官仪事件就是一次响亮的警钟,音犹在耳,她又怎能忘记?她开始为自己上位大造舆论声势,召集一些才资俊秀的硕学鸿儒。

会叫唤的狗好找,但是做到绝对的忠诚却不是容易事。

要成大事,必须要有一帮属于自己的人。如果这时候强行在宰相中安插人手,难度不小。

但她很快就为自己找到了蹊径——编纂书籍。别忘了武则天当年也算是知识女性。索性就打着文学的旗帜,培养一帮学士作为自己的忠诚粉丝,从他们中间发现好苗子。

这就是日后权倾朝野、号称“内相”的翰林学士的前身——北门学士。之所以是北门,不是南门或者其他门。是因为当时大唐的公务员平时上班是从南门进入,而这些学术超男在武后特许下可以从北门,也就是玄武门进入。由此看来,这北门是武后为他们开的后门。

这种做法难免不让人想起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开弘文馆招揽十八学士。

武天后见心腹宰臣一个个像老树般衰老凋零,难逃自然法则。她便援用前朝故例,招揽了一帮资历较浅的文人写手来帮她编写书籍。这些人算是她找来的枪手,让他们写,署上自己的名字。过去召集博学鸿儒写书基本上都是从州县,经过海选、初赛,最后杀入决赛,完全是一帮学术超男。

但这批学士却是武天后亲自担当评委,选拔后召入禁中,为她继续编写武则天系列丛书服务。武则天编写的学习读本随着人生轨迹的不断变化,也发生了不小的转变。担任皇后期间,武则天编写的大多是《古今内范》《孝子传》等,家庭伦理、相夫教子之类的教育读本。大谈素质教育,这是她作为出版人的实习阶段。

天后时期,武则天编写的是《百僚新诫》《臣轨》等训诫臣子的书籍,从这也可以看出一个知识女性是怎样成长为政治强人的心路历程。

这些经常从北门而入的学士大约为武后编纂了一千多卷书籍,署名都是“大圣天后亲撰”。在这些书中间,其中最著名的要属《臣轨》一书,是教导臣子该如何忠诚于君主。这本书常常跟李世民写给李治看的《帝范》一书合出,称为《帝范臣轨》。

武天后编书纯属玩票性质,其实是借学术之名,行干政之实。可当时这些学士官没几品,名也不响,朝堂之上哪有他们说话的地方,有屁都得憋着。

武天后打着编书的旗号,密令他们参决朝廷奏议和百官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