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道光的后宫生活(第4/6页)

得到道光宠爱的妃子相当多,她们中大多数没有子女,但很多人都受封了,如佳贵妃、成贵妃、常妃等。这些妃嫔都非常可怜,帝王的宠爱犹如昙花一现,加上没有子女,她们一辈子在深宫里孤孤单单,如同守活寡。

我们再来看看道光的子女们。

皇长子奕纬是不幸的,作为长子,本来他是很有优势的,加上嘉庆特别喜欢这个长孙,他完全有理由活得更好、更开心一些。可惜,道光很不喜欢他,甚至到了厌恶的程度,据说他举止相当粗野,还有吸食鸦片的嗜好。而且他母亲地位太低,所以虽然贵为长子,活得却相当孤独可怜。

临死之前,他的身份还只是一个贝勒,更让人心酸的是这个爵位还是嘉庆封的。道光对他的冷落可想而知,更糟的是他没有留下孩子。论理,作为一个父亲,道光应该安排一个孩子过继给他,以免“绝嗣”,这在清朝皇室中屡见不鲜。但是道光什么都没做,可见父子之间感情的淡漠。

倒是咸丰皇帝有些兄弟之情,当上皇帝后,追封这位长兄为隐志郡王,还将永瑆的后人过继给他。

道光第二个儿子奕纲两岁夭折,第三个儿子奕继三岁夭折。四儿子奕,孝全成皇后所生,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

皇五子奕誴比奕晚六天出生,但明显更淘气,小时候经常往老师的茶壶里撒尿,长大后也不讲究什么礼仪。道学气息很重的道光自然不喜欢这个孩子,后来直接把他过继给弟弟绵恺。咸丰后来封他为惇亲王,奕誴逝世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终年五十九岁。

皇六子奕比咸丰小一岁,是道光最为喜爱的一个儿子,也是道光唯一主动封为亲王的儿子。在立储的时候,道光在他和奕之间犹豫不决,奕没有表现出一个帝王应有的大度和谦让,最终输给了奕,但道光破例留下两道密诏,一个是立奕为储君,另一个就是封奕为恭亲王。奕是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正是他帮助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除掉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从而建立了“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政治模式。

当然,后来慈禧太后一步步剥夺奕的权力,却无法剥夺他对近代史的影响,正是在他的主持下,清政府放眼于世界,开展洋务救国运动,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国家的衰败。奕逝世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终年六十六岁,谥号忠,配享太庙。

皇七子奕咸丰年间被封为醇郡王,他也曾参与北京政变,协助慈禧除掉肃顺等人。同治十一年(1872年),封为醇亲王,他的儿子载湉后来当上皇帝。光绪十年(1884年),奕成为军机处首席大臣,主持海军事务,然而也正是他,对慈禧巴结讨好,将海军军费挪来修建颐和园。光绪十七年(1891年),奕去世,终年五十二岁。他死后王爵由第五子载沣承袭,光绪和慈禧驾崩后,载沣之子溥仪即位,载沣本人当摄政王。清王朝被推翻后,载沣隐居在北京,1951年去世,终年六十九岁。溥仪后来在满洲国投靠日本人,载沣非常生气,怒斥他是卖国的汉奸。

皇八子奕詥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咸丰年间被封为钟郡王,同治七年(1868年)逝世,没有留下儿子。

皇九子奕,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生,咸丰年间被封为孚郡王,同治末年(1874年)升为亲王,光绪三年(1877年)病逝。